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基地装备 >详情

黄河粮油机械装备基地成立(抢抓机遇 变“愿景”为“实景”)

发布时间:2024-01-26 04:39:35 基地装备 524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黄河左岸是武陟。冯小敏摄

□本报记者陈学桦

黄河粮油机械装备基地成立(抢抓机遇 变“愿景”为“实景”)

从数千米高空鸟瞰:可见太行巍峨,大河滔滔;镜头拉近,可见邙山之上炎黄二帝庄严肃穆,共产主义渠畔嘉应观红墙黛瓦;再次拉近,可见郑云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上车流如梭。

“以郑州、焦作两个地标性建筑——郑州的‘大玉米’和焦作的广电塔为两端连线,正好穿武陟县境而过。建设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既是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武陟的历史使命,也体现了武陟在焦作打造郑洛‘双核’辐射优先发展区这一战略中的责任担当。”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说。

建设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武陟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焦一体化等重大战略规划编制印发,武陟作为郑州都市圈的特别合作区、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的辐射区,一系列政策红利将得到逐步释放,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带来重要机遇。

“十二字”积淀质变力量

2015年末,李成立迎来了与郑州作别的日子,在他的粮油机械厂被城市吞没前。

黄河浮桥上的一眼南望,饱含眷恋,亦满怀憧憬——武陟黄河粮油机械装备基地偌大的新厂房,足以承载他的“二次创业”的雄心。

如今,5年过去,宽敞的车间越发逼仄,他有了新的“幸福的烦恼”。

同李成立一样,这些年循着郑焦从深度融合走向一体化发展的大势,共有250余家郑州企业主跨过黄河,在武陟扎根。

“省会区位,县域成本,城市配套。”武陟县项目办主任郭金玉用这十二字,点出了武陟的比较优势。郭金玉进一步解释说,以工业地价为例,武陟与一河之隔的郑州高新区有数倍之差。

个中逻辑是,企业由郑迁入,一方面可以通过原有土地变现,获取资金用以转型升级、扩大再生产,不必“无地自容”;另一方面,距离郑州较近的区位,非但不会让企业远离上下游,还能享受武陟更优的用工、生产成本。

黄河机械厂新厂正因此而来。落户之前,该厂共比选郑州周边12个产业集聚区。

近日,记者在武陟县詹店镇产业集聚区看到,工人们正在厂房内焊装移动龙门架,厂区建设接近尾声。“我们对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再加上更低的人力资源等成本,预计整体成本可降低20%左右。”该厂副总经理石贤达说。

一个趋势性数据显示,近年来,由郑入武的企业中,有约20%为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还在逐年提高。20%的深层含义是,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走向深入,武陟的角色早不再是被动的承接者。

武陟县詹店镇是承接郑州产业转移的集中地,该镇党委书记夏虎军也有了新的烦恼:操心的不再是引不引得来企业,而是咋想办法让好企业落地,因为土地指标已经相当紧张。

在郑焦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武陟成为焦作受益最早、受益最大的一个县域。随着产业的迁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双城生活”。

武陟,已经从偏安一隅的县城,成为资本、产业、人才竞相关注的热土。

多重机遇叠加“首位”优势

武陟被“发现”,被摆进全省发展大局,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战略机遇期。

2017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赋予了武陟为郑州大都市区七个新兴增长中心之一的定位。

2018年1月,“郑焦深度融合”首次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郑焦深度融合工作时,焦作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武陟要在郑焦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中当好桥头堡、先行区。

2021年4月,《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印发,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郑焦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策略。

“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及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武陟确立了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的发展目标。”秦迎军说。

战略机遇还在不断地叠加。

郑焦深度融合“升格”为一体化,曾经产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县骐骥一跃,跻身郑州都市圈三个特别合作区。

2020年12月25日,在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焦作提出要打造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

节点需要增长点支撑,首位需要站位引领。

“作为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的辐射区,这是焦作赋予武陟新的历史使命,与建设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武陟县县长申琳认为,落实这些战略,武陟要有更大的布局和更高的站位。

“一体两翼、双跨融合”的战略布局,“中原智造、北岸水乡”的城市定位,顺势确立。

武陟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原拥政介绍,“一体”是指中心城区,通过提质“双修”,补齐功能短板,打造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东部产业组团(华夏幸福产业新城)、西部产业组团是为“两翼”,作为带动县域东、西部发展的两个战略支点。

“双跨融合”是指通过谋划推进东海大道黄河大桥、詹店黄河大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武陟跨黄河加快与郑州融合发展,跨沁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全域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中原智造、北岸水乡”,虽然“北岸水乡”四字在后,但依托境内的黄沁河两大河流,武陟城市的全面提质是从水系破题。

武陟县总投资185.74亿元的17大类142个百城提质工程正加速推进。待今年投资11亿元、全长9.2公里的城市生态水系全线贯通,“一河引领、两湖呼应、多园共济”的水美武陟将完美呈现。

在大美生态的哺育下,“一体两翼”正茁壮成长。

过去5年,武陟城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在“双平台”驱动之下,武陟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由16.42平方公里拓展到23.1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18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黄河文化之乡”唱好新时代歌谣

2020年12月12日9时50分,郑太高铁首发车停靠焦作站,不大的车厢霎时成为当地文化的展演舞台。一曲黄河泥埙吹奏,幽深旷古;一套太极拳表演,柔中带刚。

古拙的器型、惊艳的音色,一只黄河泥埙刷新了乘客对焦作的认知——武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

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的过程中,武陟正立足于此,自觉扛起了黄河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黄河文化有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秦迎军说,焦作正在打造“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武陟是示范带的重要节点,这个重要节点的核心位置就在嘉应观。

嘉应观,清雍正时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营建。

为推动战略机遇在武陟落地生根,武陟高标准编制了《武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总投资425亿元的嘉应观治黄兴水生态文化园、嘉应观黄河歌谣国际旅游度假区、大运河永济渠渠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重点项目152个。

从出发点看,这亦是为了支撑武陟“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重要节点的建设。

根据规划,未来,在黄河左岸,以白鹿仓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嘉应观治黄兴水生态文化园等项目为支撑,以万花、御坝等村庄为重点,以百姓梨园、黄河龙泽园等观光农业为支点,依托王园公路、人民胜利渠渠首、修获武抗日联合政府旧址等资源,武陟将建成一条黄河精品文化旅游带,打造黄河文化和大河风光文旅名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美好蓝图需要一笔一画勾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朱红恒说,无论是政策制定、改革推进,还是城市发展、项目建设,都要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广泛听取群众和企业意见、接受全社会监督,调动群众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办顺民意、得民心的事情。

“尤其是要着眼建成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小康,统筹抓好交通、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低保、救济救助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朱红恒进一步表示。

武陟黄河大道,朝向郑州的方向矗立着一座名为“劲牛”的雕塑,牛劲冲天,意蕴深长。秦迎军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建设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武陟干部一定要争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对标先进、勇担重任,携起手来为黄河两岸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作者:陈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