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基地装备 >详情

总装备部第33基地教导队(教导总队全军覆没,日军感叹:虽然是敌人,但却是值得尊重的勇士)

发布时间:2023-11-27 16:16:20 基地装备 639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在战争中赢得胜利很常见,但若是想赢得敌人的尊重和肯定则很难。”

至甲午战争始,日本对中国的优越感就一直存在,在日本政府的洗脑下,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尚未开化的民族,他们甚至给我们国家取了一个名字,叫“支那。”抗战爆发后,由于国防工业的落后,中国军队在面对日军时,似乎只有招架之力,这也让日军对中国更加小视。在日本士兵眼里,中国军队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没有军事素养的乌合之众。但日本人终究是低估了中国军人,在1937年爆发的一场大战中,中国军队用顽强的战斗意志赢得了日军的肯定和尊重,也让他们明白了,中国军队不是柿子捏的,这场战斗就是保卫南京的“紫金山战斗。”

总装备部第33基地教导队(教导总队全军覆没,日军感叹:虽然是敌人,但却是值得尊重的勇士)

淞沪会战失利后,中国军队退守南京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正式打响,这一天,中国军队主动对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进攻,其目的就是将他们赶下海。负责进攻的是国民政府最精锐的“德械师。”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占据各种优势,但由于国民政府的判断失误,失去了最佳歼敌时机。

事后,日军大本营全力增兵上海,战斗从最初的歼灭战发展成了惨烈的鏖战。中日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军队进入上海,中国方面,曾经各自为战的军阀部队团结一致,摒弃前嫌开赴上海作战,国民政府的36师、87师、88师、税警团、教导总队也先后参战。

整个上海成为了一个大熔炉,中国军队虽然在罗店、宝山、虹桥等地与日军展开血战,给予了敌人巨大杀伤,但在敌军海陆空一体化的打击下,中国军队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日军。在这次大战中,中国军队伤亡30余万人,国民政府最精锐的德械师、教导总队元气大伤,激战三个月,上海的沦陷成为事实,国民政府一纸撤退命令,上海驻军开始分批次撤往首都南京。

战端再起,教导总队奉命驻守紫金山

上海沦陷后,日军的兵威直指南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日本纵然有不错的工业实力,但持久战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快速解决中国事变成为了日军大本营的共识。所以挥兵南京,彻底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逼降国民政府成为了日军下一步的目标。

中国方面,退守南京的部队几乎没有满编的,淞沪一战,地方军伤亡惨重,中央军也元气大伤,像教导总队这种标准的速成德械师也在上海拼光了家底。

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国父“孙中山”的陵寝所在地。国民政府对于南京守与不守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事实上,南京当时根本守不住,但蒋介石还是在一片“弃守论”中采纳了主战派唐生智固守南京的方案。

教导总队作为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他们手握清一色的德式装备,心理素质高、军事素养强,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奉命留在了南京。

1937年12月3日,日军主力部队兵分四路向南京挺进,在此之前南京方面构筑了外围和复廓两道阵地。沿大胜关、牛首山、淳化镇、栖霞山布置外围阵地,以雨花台、紫金山、孝陵卫布置内城复廓阵地。

紫金山作为南京防御阵地的重中之重,唐生智将这个阵地交给了最精锐的教导队。

外围阵地丢失,中日两军血战紫金山

从12月3日开始,日军先后对南京外围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无数日寇战死在南京的城垣之下。12月4日开始,日军第9师团、第116师团、第3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分五路将南京围得水泄不通。

12月7日,日军清除外围阵地开始向南京第一线防御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在日本空军的配合下,南京守军伤亡惨重,城墙多处坍塌。

从12月8日开始,日军的伤亡数据急速攀升,伤亡数据从刚开始的几百人攀升至上千人!在第9日的光华门和麒麟门战斗中,中国守军展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第87师的将士们死战不退,打得日军尸体堆积如山。鉴于伤亡惨重,日军一方面加紧攻城,一方面派出飞机在南京上空洒下大量投降单,松井石根还亲自写信劝降唐生智,但都被唐拒绝。

当天,日军第16师团主力开始向紫金山、中山陵和西山阵地发起进攻。驻守紫金山的是教导总队第一旅和第三旅,开战之初,教导总队的官兵就已经在紫金山修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完全采用德国顾问的建议,由紧密战壕和连锁堡垒组成。

10日,日军第33联队2000余人对紫金山阵地发起猛烈攻势,守军依靠紫金山阵地顽强反击,日军仅半个小时就战死40余人,一时间难以前进一步。随后,日军又调来重炮主力狂轰滥炸,山下的碉堡全被日军炸毁,躲藏在里面的教导队官兵失去掩体,只能和日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近战中,100余人的队伍壮烈牺牲,打死打伤日军80余人!

16师团迟迟久攻不下,松井石根又调来第9师团助阵,结果仍然是于事无补,获得兵力补充的第33联队不但没有前进一步,反而被击毙了3名军官。第35联队长菅原梅吉少佐和野田耕夫大尉先后被击毙。

日军老兵小笠原回忆:“支那军队的枪法打得很准,我们一冒头就会惨遭击毙,大家只能躲在深沟茂林里伺机而动。”

日军释放大火,教导总队官兵与阵地共存亡

紫金山战斗,让狂妄自大的的16师团第一次碰到了硬茬子,当天晚上,日军组织了数百人的敢死队偷偷摸进山里。但他们还是低估了教导总队的警觉,桂永清早就料到日军会有这一手,他命令士兵在整个紫金山一线阵地布置地雷,严防日军偷袭。果不其然,这伙日军进入地雷区,立即被炸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带队的冈本也被炸死。

如此惨重的损失让日军士气低落,山下的日军主力无计可施,只能再次求援航空兵。

此时,南京内部防线岌岌可危,日军猛攻光化门、光华门和雨花台。11日,日军调来航空兵对紫金山进行轰炸,紫金山的阵地虽然固若金汤,但在日军大口径炮弹的面前,水泥建筑的工事显得脆弱不堪。

当日凌晨,日军再次发起大规模冲锋,紫金山山脚阵地被他们攻陷,驻守的中国守军几乎全部阵亡。剩余的十几名伤员眼看日军进入阵地,假装阵亡,等日军经过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点燃了炸弹和冲进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而此时,南京的失守已经成为了事实,日军不断投入重兵,不断突破阵地,南京岌岌可危。在武汉的蒋介石多次发来电报,告知唐生智:“实在守不住,可相机突围,不必做最后抵抗。”但此时长江上的渡船早已被唐生智下令炸毁,十几万部队哪还有逃生之路。

12日,日军为尽快占领紫金山阵地,又调来大口径加农炮狂轰滥炸,但教导队仍背水一战,没有丝毫胆怯的意思。日军士兵牧原信夫在日记里写道:“敌人受到如此猛烈炮击,还仍然顽强抵抗,实在让人敬佩。”

12日上午,紫金山战斗进入最后阶段,日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后终于占领了半山腰的阵地,随后,西山阵地也被日军攻陷。这时南京卫戍司令部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紫金山的官兵仍然誓死不退,和日军血战。

日军第35联动野村少佐回忆道:“敌军之抵抗实在太过猛烈,皇军集中轰炸了整整两个小时,阵地里全是敌军的尸体,但当我军攻克阵地后,仍然有幸存的敌军宁死不屈,选择和我们同归于尽。

紫金山的战斗使得日军司令松井石根大为不满,他告诫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择日攻克紫金山,否则第16师团在南京无功。

随后中岛决定采用火攻!

12日下午,日军航空兵向紫金山投放了剧烈燃烧弹,地面部队也借着大风在紫金东麓一带释放大火。火速迅速蔓延,将整个大山都燃烧了起来,日军借大火掩护,开始发起全面进攻,被称为固若金汤的203号高地就此陷入一片火海!

12月13日,日军终于攻占紫金山阵地,但当他们登上山顶时,仍然有幸存的教导队官兵做殊死抵抗。很多士兵被全身烧焦,仅剩下最后一口气,但仍然试图拉两个日军垫背,这样的战斗意志就连在场的日军也被感染。

日军第9师团战史中这样记录了这场战斗。

“扼守紫金山的敌军,虽然是敌人,但的确很勇猛,他们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明知结果肯定是死,但还是顽强抵抗,一直奋勇地阻挡我军前进,他们是值得尊重的勇士。”

在紫金山战斗中,中国军队最精锐的教导总队战死7000多人,没有一个人撤离阵地。战后,日军拒绝替战死的教导队官兵收尸,一些老百姓不忍心看着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死后还没有归宿,于是冒着日军的迫害悄悄跑上紫金山收容这些官兵的遗体。现场的画面让人饱含热泪,牺牲的将士没有一个是后背中弹,全都是倒在战斗的阵地上。

南京战役后,教导总队荡然无存,但他们的功绩会永远流芳百世,后人会记得,在几十年前的南京战役中,有这样一群为国家而牺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