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基地装备 >详情

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图片

发布时间:2024-05-25 15:54:02 基地装备 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士兵背后的被子是否是很好的防弹衣?国军为什么没有?

日本并未装备“棉被”这种东西,他们的步兵装备基本学习的是西方套路。

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图片

日军的装备非常齐全,有铁帽、军服、领章、皮带、编上靴、胶鞋、绑腿、刺刀、前弹盒、后弹盒、杂囊、水筒、防毒面具、后囊、饭盒、保温蒲团天幕、毛毯、工兵锹。

这么多杂物,除了前后弹盒、饭盒、工兵锹、水壶、刺刀、防毒面具等等东西是挂在外边的,剩下的要么穿在身上,要么塞进“后囊”里。

凑近点看,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被子,里面是个称为“蛸足背嚢”的背包。

日本人把睡觉的“毛布”(毛毯)卷成卷,弯成U字型,牢牢绑在“蛸足背嚢”上,外面再加挂其它杂物。

一般顶部横着的布包叫“天幕”,其实就是日本人的帐篷布。按照地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热带有带蚊帐的,寒带有保温功能的。

日军背的可不是什么被子,而是行军的背囊,里面放有不少东西,穿着多多少少能有点防弹效果,但不能跟专业的防弹衣相比,毕竟还是很容易被打穿。

背囊是单兵作战的装具之一,上面会有不少袋带子、扣子,日军士兵会把军毯、帐篷、袜子、饭盒、口粮等物品固定在上面。

明治时期的背囊,用皮革制作,很多原材料来自朝鲜半岛。鉴于皮革紧缺,而军队人数众多,后来日军的背囊就采用帆布来制作。

日军著名背囊有2种,一种叫“昭五式背囊”,其制造的原料包括牛皮、1个木框,成本比较昂贵。后来就出来一款过渡型的背囊,就是将“昭五式”的木框去掉,缺点是不能保持基本形状。

另一种叫“九九式背囊”,不仅更加实用,而且成本低廉。这款不带有木框的背囊,又被叫做“章鱼囊”,因为这款背囊有许多结合的带子。“九九式背囊”的材质是防水帆布、铁环,易损坏财产、干净衣物会放入囊内防止被破坏或弄湿。

日军士兵除了背囊,其实还有便囊(其实就是挎包)、背袋等,而军官们则带着小一号的背包,材料主要是用马皮制造,少部分使用防水帆布。

与日军作战的中国部队,其实也或多或少、或美或丑地装备背囊,毕竟行军打仗还是要带不少必需品的。如果要提到比较正规化的背囊,那就是国军德械师的背囊,比较上档次。

只有比较细心的军迷才会发现,在抗战剧中确实有这样的镜头,鬼子步兵在发起冲锋时会将背囊反转置于胸前,貌似起到了一定的防弹作用,这么做究竟有没有效果呢?我们先看一下日军的这款野战装备到底是什么。其实用“背着的被子”来描述是不正确的,这是日军装备的“昭五式”和“九九式”军用背包,尤其是后一种背包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和实用的,背的东西也很杂。(长沙保卫战剧照)

跟什么“昭五式”军装和军鞋一样,日军的昭五式背包也定型于1930年,早期型的制作材料中包括牛皮和一个木框,类似于在身后背着一扇牛皮小窗户,不过这样的造价过于昂贵,鬼子发动战争后一扩军就用不起了。
升级版的昭五式背包去掉了木框和牛皮,开始改用全帆布制作,备包上有若干个金属环用于调整和固定放置在背后的其他装备,但是设计和质量都很糟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固定材料后背包经常不成形,从而导致固定在上面的装备乱七八糟,于是1939年日军开始引进“九九式背包”。(真实的鬼子兵背包)

九九式背包又被称为“章鱼包”,是因为上面缝制了许多结合的带子,用来捆束各种装备和工具,这些带子酷似章鱼腿,遂有此名。九九式背包用防水帆布制作,质量和实用性都还可以,里面塞满了日军的衬衫、袜子、鞋油、手套、毛巾等杂物,长途行军时还要装入应急口粮(罐头)等等。这些东西除了马口铁皮的牛肉罐头能档枪子之外,其他实在看不出来哪样东西可以防弹。

那么背包外面用“章鱼腿”固定着的都有些什么呢?主要是分趾鞋(昭五式军靴)、饭盒、工兵锹、雨衣、镰刀(这个真有),而在背包边缘固定的一般是军用毛毯和帐篷布,用带子勒紧之后,就是我们在抗日神剧中经常看见鬼子身后的所谓“背囊”。因此客观来说,日军步兵将背包反转置于胸前的办法并非完全是精神胜利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弹作用,至少能减缓子弹速度从而减小伤害。

(日军野战装备)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起到防弹作用的绝不是背包本身和军用毛毯,而是包内的个别杂物和外束的饭盒、工兵锹、军靴、镰刀等等硬器,这么大一个家伙挡在前胸,飞过来的子弹又没长眼睛,打在这些物品上的机率还是蛮大的。不过日本军官的“军官背包”则是完全用马皮制作的,包内有不同的隔舱用来固定铅笔、制图设备等,外面捆束着大衣、雨衣和毛毯等备品,可以通过四条外带勾勒成“U型”,当然战场上军官背包总归是少数。

所以,在抗战初期侵华日军的官兵在背后有棕色的行军背囊是正确的,因为背包上确实有皮制部分,但是到了1939年以后再有皮棕色则就不严谨了,应该是帆布的军绿色;同时,日本兵也不是每天都背着这玩意满大街跑,只是在野战和长途行军中才需要,而在驻地附近执勤或作战时是完全不需要的,那不是吃饱了撑的。日军士兵同时还装备了“九三式背袋”和军用挎包,也能携带一部分用品。(德械师的理论装备)

中国军队在当时也有装备仿制德军的军用背包,但问题是列装数量太少。一时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根据经验最多只有第一批真正的德械部队能够装备齐全,包括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二批的调整师无论是枪械还是野战装备,很多都是国内仿制的,碍于羸弱的国力不可能再有全套的野战装备,不少部队连军鞋都配发不齐,何况这类耗时耗钱的制式背包呢?


《长沙保卫战》剧中的双方士兵,都有野战背包出现,作为中央军嫡系的第八军(后来的第10军)全套的野战装备令人惊讶,按照该军属于第九战区直辖部队的性质,有一定的可信度,其他杂牌军则不可能配备了。日军士兵仍然是棕色的背包肯定不太准确了,如果说第一次长沙会战的1939年还曾经存在的话,1941年下半年的后两次长沙会战仍然如此,那明显就是错误的了,应该是帆布绿。

并不是被子,其实是毯子,这东西,几乎没防弹功效,而且,国军也不是没有。

日军在二战期间是有背囊的,前期有钱,弄个皮质的,后期穷了,都变成帆布的了。主要是“昭五式”“九三式”“九九式”。

日军的背囊主要作用和现在差不多,其实就是装一些生活用品,只不过当时战术配件一类的东西比较少。里面大概是一个毯子,再加上一点衣服,还有什么雨衣帐篷布一类的,还有一些东西一起扎在上面,背着直接走。

这些东西呢,都不能防弹,叠加也不能防弹。其实就是士兵作战时的一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没多厚,一枪打过去一样还是直接射穿了。要是在里面塞一块钢板的话,没准有防弹功能,但是太重了。

国军其实也有的,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是配发的。这些其实都是各国的制式装备,不会没有,就连八路也有,不过就是太简陋。

抗战中日军也装备了相当多的西班牙版毛瑟盒子炮,这是真的吗?

日军没有装备过西班牙的驳壳枪。连队下级军官手枪主要以南部为主,也就是王八盒子。少数特殊兵种,如飞行员,战车成员等装备了更小的94式手枪。只有高级军官少量装备了美制柯尔特m1903或者勃朗宁手枪。

日本进口枪械相对较少,在抗战初期从德国或者瑞士少量进口过mp28或者mp18,其中供应海军陆战队的数量较多。海军则在三十年代初期购买过几千只6.5毫米口径的意大利卡尔卡诺短步枪,成为尹式步枪,供应军舰或者岸基的守备部队,同期的轰炸机或者侦察机上使用过英国的刘易斯航空机枪,口径是7.7毫米的。

但是海军这几种枪械尽管口径和日军制式武器相同,但是弹壳长度和底缘弧度不一样,和国产弹药不通用,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逐步退出了序列。

二战期间日本的确是跟德国交换过很多军事技术,但是从德国那边接收的装备却很少,而且都是一些诸如投弹瞄准器之类的精密设备为主。驳壳枪(毛瑟手枪)虽然在亚洲地区(其实大多销售到中国)是很受欢迎,但是日本人缺没有采用做制式装备。日本人手里的毛瑟手枪大多是缴获自国民党军队的,之后又绝大多数装备给了伪军。

另一方面,日本军队在二战中并不重视自动/半自动单兵武器的研发和使用,这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不提倡使用“浪费”弹药的武器装备有关,也与日本军队的武士道传统有一定关系。

而毛瑟手枪作为军用手枪的地位也很尴尬,它的火力是比一般手枪凶猛,但是作为手枪它的体积和重量还是太大了。

不是真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有自己的制式手枪,尽管性能十分垃圾,但他们也不会去捡毛瑟C96盒子炮用,无论是西班牙产的还是别的地方产的。二战中日军也没有大量订购C96手枪,所以不存在日军装备很多盒子炮的情况。

缴获了中国盒子炮之后摆拍的日军士兵

“日军装备西班牙毛瑟盒子炮”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知道跟这个说法有没有联系。在北京警察博物馆中有一支西班牙阿特拉斯生产的仿制型盒子炮手枪,但是该枪的铭牌上却标注是日本手枪。仔细一看,该枪枪身表面确实有“日国造”的铭文,但这个“日国”实际上指的是日斯巴尼亚,也就是西班牙的旧称。北京警察博物馆误将日斯巴尼亚的日当成了日本的日。

警察博物馆中的“日国造”盒子炮

再说日本军队为什么不会去用缴获的盒子炮,因为盒子炮和日军南部十四式,九四式手枪等制式手枪使用的枪弹不同,日本本国也没有大规模生产盒子炮使用的7.63mm毛瑟弹,9x19mm弹(大红九使用)和.45 ACP弹(大眼盒子使用)等弹药,所以使用缴获的盒子炮会对后勤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然了,日军既然和大量装备盒子炮的中国军队交战了,势必会缴获一些盒子炮,单纯地用来把玩收藏,或者摆拍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大量装备缴获的武器是不可能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抗战时期,国内正规军队包括无处不在的游击队,曾大量装备驳壳枪,来源有从产地国德国进口的数十万把毛瑟C-96,国内各兵工厂大量的高仿版本,以及西班牙仿毛瑟C-96的阿斯特拉M-900手枪,也即西班牙版驳壳枪。

没有那把步兵枪械,能像毛瑟C-96手枪那样在中国使用广泛,广受青睐又富于传奇色彩了,仅名称就有20响、大镜面、驳壳枪、盒子炮、快慢机、自来德、大肚匣子等,成了当时军队或游击队不可或缺的必备装备。

自毛瑟C-96手枪传入中国,很快就受到了中国人的喜欢,无论是正规军、游击队,还是土豪地主武装,包括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都能以身佩驳壳枪而感到自豪,因此中国才是毛瑟C-96手枪使用最广泛的国家。

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西班牙阿斯特拉等兵工厂获得了德国毛瑟公司M-1896式生产许可权,开始仿制毛瑟C-96手枪,并被命名为阿斯特拉M-900手枪,不论在口径、弹容量和所用枪套方面,都与毛瑟C-96相同。

与德国毛瑟公司生产的毛瑟C-96一样,西班牙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毛瑟C-96仿制型,主要出口就是一个国家也即中国。

西班牙阿斯特拉M-900手枪,除了外型酷似毛瑟手枪以外,其结构则有很大不同,这些由西班牙生产的毛瑟手枪,同样大部分被销往了中国,但有一部分数量不祥的阿斯特拉M-900手枪被销往日本,然后再流传到了中国。

抗战时期,日军手中确实有部分产自西班牙的阿斯特拉M-900手枪,但日军自身并未正式装备,而是将这部分枪械配发给了日占领区的伪军,用来对付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譬如敌后武功队中伪军夜袭队,都装备有西班牙阿斯特拉M-900手枪。

同时日军将与中国军队作战时,从战场上获得的德国C-96手枪包括国内仿制的驳壳枪,也大都给了各地的伪军使用,日本军官都使用制式手枪,也即南部十四式手枪,就是民间俗称的“王八盒子”。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驻日美军基地士兵装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