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基地装备 >详情

合金装备5母基地打靶,合金装备5母基地会被入侵吗

发布时间:2024-09-10 03:18:03 基地装备 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金装备5母基地打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合金装备5母基地打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坦克重型化时代,为何日本却与众不同?10式坦克真有那么好吗?

坦克的重量是由坦克在研制时的预设战场以及假象作战对象决定的

合金装备5母基地打靶,合金装备5母基地会被入侵吗

题主所说的:“坦克重型化时代”其实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坦克经常会卷入巷战和治安战,被迫增加坦克装甲防护水平而造成的,
并不是未来坦克研制的时代潮流。

日本10式主战坦克

日本10式主战坦克的全装(加装最高等级防护能力的附加装甲)战斗全重44吨;轻装(拆除所有附加装甲)战斗全重约为38吨。是全世界最轻巧的主战坦克之一 。10式主战坦克为什么这么“轻”(也不算太轻,比早期T系坦克重),要从它的研制历程说起:

早在1996年日本防卫厅(那时还不是防卫省)

就21世纪的日本陆上防卫政策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苏联解体后日本遭遇大规模登陆作战时可能性微乎其微,未来20年日本陆上自卫队
最有可能遭遇的作战样式是“海外干涉作战”以及“离岛防卫作战”两种做,据此在1999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提出了“下一代装甲车辆技术要求说明”其中对“下一代战车”(就是坦克,日本叫战车)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役90式战车由于车重过重,只能部署在北海道,在北海道之外使用严重受限,已经无法适应未来之陆上作战需求……要求下一代主力战车车重不得超过45吨,火力和机动能力至少要与现役90式战车持平……着重加强信息化作战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至样式”。
(90式主战坦克由于50吨的车重过重,不适应日本的地理环境,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由此可见,日本的10式主战坦克预想作战环境是:1.日本本岛;2.日本海域周边离岛;3.海外热点地区。这三个预设战场的共同特点是:不易遭遇到敌方重型主战坦克;最可能遇到的是老式坦克以及轻型反坦克武器;但是对战略和战术机动性要求较高(我遇到的我能打得赢,打得赢我的跑不过我,这点15式轻型主战坦克很像)。
任何一种武器的设计过程都是一个妥协的过程,日本10式主战坦克也是如此;为了满足陆自对战略机动性的要求,采用了模块化装甲的设计,整套模块化装甲约重6吨,据称10式安装全套装甲后其正面防护能力可以抵御2A46在2000米内发射的穿甲弹,侧面可以保证不被RPG击穿。但总的来说,由于10式的车重太轻其装甲防护水平和目前各国的先进主战坦克相比差距较大。

10式主战坦克好不好

好不好看和谁比;日本10式主战坦克从日本的角度来说,除了采购价格过高(2013年采购价940万刀一辆)之外,很好的满足了《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的要求。但是同同时代的各国先进主战坦克相比,10式主战坦克更像是一款火力加强版的15式轻型主战坦克。无力在正面战场上与我国的99/99A、俄罗斯的T-14以及韩国的K2等重型主战坦克相抗衡。

其实这也难怪,日本是一个岛国,路上自卫队的预算有限,在加上日本的技术水平有限(连最基本的大口径滑膛炮和轻量化高硬度复合装甲都无法自研),没法像我国那样搞一个99A+15式的组合(99A负责正面突破,15式负责去99A去不了的地方)只能在一款坦克上集成最多的需求以求降低成本和技术风险。

所以,站在中、俄、美、英、法、德这些坦克研制强国的角度看,日本10式主战坦克除了信息化水平较好之外一无是处;但是站在日本的角度看,10式很好的满足了研制时所预设的战场条件。

随着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升级换代和坦克克星武装直升机在各国装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各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坦克的战场生存环境越发恶劣。另外,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类似二战那样的坦克大兵团作战,双方坦克互轰的场面已经很难重现,坦克重型化时代即将过去。研发和装备机动性好、通过能力强、火力足够、防护能力较强、有较好的战场感知能力和通讯能力的中型坦克将是各国军队的趋势,日本的10式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今后坦克的作战是整个作战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体系中的其他武器系统共同构成作战力量,在体系的支持下战斗,遭遇强敌时,可以利用体系的其他火力进行协同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坦克本身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更为重要。至于日本10式坦克性能究竟好不好,日本军工制造坦克的能力是否很一般,我没有发言权。我看到不少的评论都不看好日本坦克,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坦克的吨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坦克的防护力,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装甲让坦克的防护性大大提升,但是吨位的增加一直是增加坦克防护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战场上坦克硬碰硬,只要你吨位不落后对面的坦克,那就不至于被对方碾压,如果能采用复合装甲、披挂装甲或是一些主动防御技术,那对于坦克的防护力必然是锦上添花。

在全世界这些能独立研发生产主战坦克的国家中,日本的坦克如其二战时候一样,坦克吨位排名依旧靠后,其自卫队装备的10式主战坦克只有四十四吨。像美国的M1系列坦克都在五六十吨左右,后来的M1A2SEP已经突破了七十吨,美国其他盟友生产的坦克也都是六十吨以上的家伙,为何唯独日本的坦克如此小呢?

每个国家的武器的发展路线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的,可能这个这型武器放到世界上排不上名次,但是放到这个国家所处的环境中却能发挥作用,甚至可以依靠本土的地形特征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像伊朗的小艇和袖珍潜艇放到大洋上谁也打不过,但是放到波斯湾就不容小觑。但是如果非要追赶世界潮流,可能不但无法发挥出战斗力,很有可能变成废铁,眼前的例子,印度的阿琼坦克。本来印度那个环境四五十吨的吨位就够了,但是印度为了赶上世界潮流,坦克吨位一再增加,直到加到了五十八吨,结果自己国内的桥梁道路都承受不了,隧道也过不去。

日本和印度的情况差不多,早先造了90式坦克,五十吨,主要是放在北海道防住苏联,那时候冷战正是剑拔弩张的时候,苏联又是坦克方面的老司机,肯定要造大一点的坦克。日本是个多岛组成的小国,道路桥梁也不能承受大型坦克,但90式坦克就放在北海道防苏联就行。冷战结束后日本就需要一种能在多数道路桥梁上通过的更小吨位坦克,于是就在90式坦克基础上减了几吨变成了后来的10式坦克,坦克吨位小在本土机动,在各岛之间运输也方便多了。

至于这型坦克好不好,在世界上什么水平就不好说了,起码对于日本来说能用,它就算是达标了。

谈谈个人看法。坦克是作战中重要的突出兵器,也是对抗敌方坦克的“克星”。坦克由于受使用条件的制约体积不能太大。而作战使用又要求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强大的攻击力,又要有坚固的装甲防护,因此坦克受体积的限制可谓“寸土寸金”。

尽管各国都挖空心思为其减重,无奈受装甲防护的需要使得现代重型坦克越来越重,通常都是50吨以上,甚至更重。日本的90式坦克的重量就达到了50.2吨。这还是没有外挂附加装甲的情况下。这个数值在世界重型坦克中不是最高的。而这个被日本吹虚的,能毫不费劲就能击毁中国96式99式坦克的十式坦克,而且96式99式却拿它没辙的十式坦克重量却只有44吨。

真的这么牛吗?我们知道,坦克的重量大部分是来自它的装甲防护。这个的确也影响到了坦克的机动性,同等马力下越轻单位功率越高,机动性就越好。但防护性也越低。那么日本是怎么作到能有效防御96式99式坦克炮的打击的?难到日本发明了新的装甲技术?非也,十式使用的是120毫米44倍口径炮,96式99式使用的是125毫米48倍口径炮。

坦克炮口径大,威力也大,身管长射程远初速高。所以现在各国都在研究大口径坦克炮。由此也看出日本十式并不像自己吹的那么牛,本来日本的坦克工业并没有多先进,坦克研制中也是事故不断,入役的坦克也问题频出。那么装备日本十式坦克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这个答案日本军部给出了。据日本防卫省关于日本坦克的报告中称,对于众多的桥梁,90式有60%多的通过率,而十式有80%以上的通过率。
明白了吧!日本的十式是为适合在日本本土作战时,能够通过日本重多桥梁。重量轻了,机动性也就高了,达到了27以上马力/吨。这个相当高了。因此十式的作用就能以高机动性,快速灵活的战术进行作战,类似二战时苏联T34对付德国“虎式”的作法。这也是为了适应日本道路桥梁所采取的措施。当然也是建立在牺牲防护性能换来的。(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二战的表面硬化装甲是什么意思?哪几个国家在用?

表面硬化装甲就是渗碳装甲,现在已经不用了,被性能更加优秀的复合装甲所取代了。这里首先说一下装甲钢的“抗弹特性”,评价一块装甲钢的“抗弹特性”必须全面的结合弹丸高速冲击载荷下装甲钢的硬度和韧度,硬度能够抵御弹丸破片的直接冲击,韧性能够防止装甲破裂以及背部崩裂,也就是防二次破片。

1892年美国人哈维发明了哈维钢(一种舰用钢),也就是渗碳表面硬化的镍合金钢,给上图的奥林匹亚号巡洋舰使用,随后德国人研制出了克虏伯钢,一种渗碳表面硬化的镍铬合金钢

1888年英国人首次推出了全钢装甲板,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装甲钢迎来了新的发展,传统的装甲钢主要是控制碳的含量来提高硬度,但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装甲钢的韧性就会急速下降,这时前面所说的“抗弹特性”就会降低,于是就诞生了所谓的表面硬化装甲。通过长达数星期的渗碳工艺可以改变碳在装甲表层和底层的含量,这样就能得到表层硬度高,底层韧性高的渗碳装甲。

二战后期苏联人对德国装甲的打靶测试,可以看到整块装甲已经发生了破裂,这就是韧性不足,“抗弹特性”失衡的必然结果

因为工艺高而且耗时,现如今这种表面硬化装甲已经不再使用了,再者说如今的装甲钢可以通过控制合金来提高“抗弹特性”,所以在硬度和韧性上的平衡早就超过了表面硬化装甲。二战期间德国曾大量使用表面硬化装甲,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资源的短缺,比如钼就能有效的提高装甲的韧性,但是英国人破坏了德国人在瑞典的矿区后,德国装甲质量就严重下降,这才被迫大量使用表面硬化装甲。

乌克兰T84坦克的多层间隙复合装甲,这种装甲的“抗弹特性”已经和表面硬化装甲不是一个层面了(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进入70年代以后间隙复合装甲技术飞速发展,像二战那样的厚装甲钢已经很少使用了,合金的含量也从6%下降到了3%,因为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单靠某合金元素的增减来提高“抗弹特性”不太现实,现如今的装甲钢更加重视纯净度,二战期间的装甲钢有害杂质较高,在弹丸的高速冲击下容易发生脆性损伤,所以各国对装甲钢中的杂质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

说到底表面硬化装甲只是一个战时的临时性产物,二战结束后,表面硬化装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金装备5母基地打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金装备5母基地打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