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制造业技术文件的三大要求(中国制造业雄起的三个必要条件)

发布时间:2024-01-31 21:03:17 制造技术 519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在分析中国制造业雄起的三个条件之前,我先要分析一下中国古代经济为什么被锁死在了农业经济阶段。

16世纪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发现,与西欧相比,中国农民对畜力使用非常少,对水力和风力的利用也不充分。尤其是在中国人口稠密的地带,根本就见不到风车、水车,这种东西只能在边远地方见到。

制造业技术文件的三大要求(中国制造业雄起的三个必要条件)

我认为中国人很少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多地少,对使用畜力、风车和水车的意愿不太强烈。从周代到18世纪末以来,中国人口数量一直是世界第一,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一直持续在20%-40%之间。据历史学家考证,唐朝耕地面积约6.93亿亩,人均8.09亩;北宋耕地面积6.42亿亩,人均5.48亩;明朝耕地面积7.58亿亩,而人均只有4.18亩;宋朝国土面积减少,但耕地面积基本没有减少,而宋朝人口首次超过一亿,所以人均就更少了,不足4亩。由于中国古代都是大家庭在一起生活,所以那时候的户均人口在8人左右,8人中起码有3-4个壮劳力。即使没有畜力、风车或者水车的帮助,3-4个人常年种植三四十亩地是相对轻松的。

二是古代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处于赤贫状态,根本没有钱去购买耕牛等牲口。如果再考虑到古代的土地比较集中,把地主阶级抛出在外的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收入是很少的。根据历史资料和研究,清朝时期农民的平均收入大概在每年10-20两银子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几百美元,按照现在的贫困划分绝对是处于脱贫线以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很差,缺乏足够的食物、衣物和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战争等特殊情况下,生活状况会更加艰苦。其实在古代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尤其是在耕地方面,但是普通老百姓压根就买不起,牛的价格比人的价格都贵,正因为物以稀为贵,我国古代很多王朝法规规定杀牛的罪比杀人的罪还要严重。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古代,每个村庄只有几头耕牛,到了耕种的时候,供村民们共同轮流使用。

三是古代中国的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更看重社会的稳定,爱出格、善创新的人并不受官方和社会的待见,没人有心思去搞发明和创造。创新通常来自于对过去传统方式的质疑,就像苏格拉底那样,质疑一切人和一切事物,只有这样的人多了,创新才可能多起来。而儒家的教育则是让人听话,让人迷信权威,让人不要质疑权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入人心。甚至老子杀了人,儿子举报老子都是被儒家所禁止的行为。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把工商阶层压在了社会的最底层。中国古代一直有“奇技淫巧,何足挂齿”这种论调,四大发明发明者均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以,没人去对着被风吹动的树去思考怎么利用风能,没人对着奔流向东的大江大河去思考怎么利用水能,有这个聪明才智还不如去考取一个功名。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古代的中国人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层面,都没有突破农业社会的强烈需求和愿望去发明和使用新的工具,所以就不能萌生出工业革命,从而国民经济被锁死在了农业经济阶段。而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中的人的生活差距是农业社会的人所无法想象的,1894年,李鸿章访美达到纽约后,发现满眼的高楼大厦、满大街的小汽车,被美国的科技所震惊,他没有想到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差距竟然能这么大,从此李鸿章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了。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回顾了古代中国因何会被锁死在农业社会阶段以后,现在就可以讨论当代中国制造业雄起的条件了。

我们都知道按照制造业的特点,可以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

1、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是指单位劳动占用的资金数量较少,或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那一类型的经济活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中,或劳动消耗所占的比重较大,而物化劳动消耗所占的比重较小。当今世界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家是越南,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4万美元(见下表),这类国家的人均产值很低。

2、资本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需要较多资本投入的行业、部门。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如冶金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当今世界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家是德国、法国,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万美元左右(见下表),这类国家的人均产值较高。

3、知识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依靠和运用先进、复杂的科学技术知识、手段进行生产的产业。比如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等。这类产业的特点是设备、生产工艺等建立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产品技术性能复杂。当今世界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国家是美国,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5万美元(见下表),这类国家的人均产值最高。

世界各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表,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22》,印度无制造业就业数据,故无法计算印度相应数据

中国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为3.68万美元,介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家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家之间,约为越南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的10倍左右,约为法国和德国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左右。韩国和日本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高于法国和德国,则介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家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家之间。

从微观上看,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能否从劳动密集型阶段成功升级到资本密集型阶段,关键看能各个工厂中能否实现机器对人的取代;然后能否进一步成功升级到知识密集型阶段,关键看各个工厂中能否实现机器由AI操作。不难发现,第一个过程伴随着机器对人的取代,第二个过程伴随着AI对人的取代,这两个过程都伴随着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大量减少。

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减少和效率的提升,也就伴随着劳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其实制造业人均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很多人失去宝贵的工作岗位,使得很多家庭失去收入来源。世间万物都是这样,快乐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快乐,一部分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另外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的,你我皆逃不出这个规律。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要千方百计的保住制造业的工作岗位的话,那么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很难降低,制造企业的利润将很难提升。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的升级改造需要足够资金的支撑。如果制造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带来的现金流,那么它们拿什么去购买机器和AI技术?就像前文提到的古代的农民没有钱去买耕牛一个道理。

当下我们国家的政策也是以稳为主,对于我们这个有深厚儒家传统的国家来说,稳定是高于一切的,这和古代的中国是一样的——在我们当前的语境之下,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政策上肯定是首选稳定的(比如新冠疫情期间的政策)。

然而,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制造业要想升级到资本密集阶段和知识密集阶段的话,必须允许出现大量的失业。大量失业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够对抗这种不稳定因素的方法只有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您可以看一下,哪个进入资本密集阶段和知识密集阶段的国家没有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针对失业者的社会救济体系。

允许企业大量裁员和提高利润了,我国的制造业可能会升级到资本密阶段,但是还不一定能够升级到知识密集型阶段。进入知识密集型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很多天才型的发现,说到天才的发现,我们就要谈到天才、灵感、福至心灵、灵机一动等等,决不会说它们是某些人有了钱、升了官,一高兴想出来的;对于现代科技来说,资金设备等等固然重要,但天才的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动力,比如我们3000多亿人民币的国家半导体产业基金,被几个所谓的芯片大佬搞得一塌糊涂,没有搞成的原因就是这笔巨款没有和投资到有创新力的团队身上。

创新能力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对失败者的宽容,只要不违背法律和人伦,允许他们去质疑权威,允许他们去打破常规,允许他们做任何大胆的创新。

从而我认为,我国制造业的雄起起码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允许制造企业大量裁员,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允许一些善于打破常规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存在。否则我们当今的制造业也会像古代的农业那样被锁死在低级阶段。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点赞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