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文革瓷粉彩料制造技术(人间烟火变迁记)

发布时间:2024-02-27 06:48:24 制造技术 636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编者按: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艰辛奋斗,四十年沧桑巨变!

文革瓷粉彩料制造技术(人间烟火变迁记)

和全国一样,云岭大地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从肉票、布票所代表的商品短缺,到京东、美团电商平台所代表的物质极大丰富;从低矮的茅草房,到不断刷新高度的摩天大楼;从鸿雁传书的情感倾诉,到随时随地移动互联视频沟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我们感同身受。

40年历史变迁如洪流滚滚而过,我们的家庭、婚姻、事业、生活裹挟其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了深度变化。

为全景记录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自2018年3月26日起,开展以“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为主题(题目可自拟)的征文活动,邀您动情讲述,征文详情请点击文后链接查阅。

本期我们选取“李博峰”所作的《人间烟火变迁记》一文编发。

据说在若干万年前的某一个夏天,苍茫大地,异常平静,平静得可以听到花蕊绽放的声音。羚羊在灌木丛里溜达,牦牛在野草丛中游荡,山泉仍在流动,蝴蝶仍在蹁跹。忽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束烈火破土而出,且直冲天际,在空中裂变出数以万计的火球,疾速地向四周散开,顷刻间,一座巍峨雄壮的大山,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我们劫后余生的先祖,历经了惊恐、焦虑之后,忽然发现,被大火烤熟的食物,更易于咀嚼吞咽、更易于消化吸收。于是,火的传承和运用,不仅将人类与动物拉开了距离,更是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

用之于照明的松脂火把、用之于农业的刀耕火种、用之于工业的青铜冶炼、用之于医术的针灸火罐、用之于战争的火箭天雷、用之于祭祀的香腊纸烛、用之于副食品加工等等,或之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里的煮盐、烤酒、榨油、做豆腐,哪一样能离开火呢?

还在远古时期,火,就率先登上了神坛,成了人类最早的崇拜。

不论沧桑如何变化,不论岁月如何流迁,火,依然主宰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万家灯火”俨然成了人类生活的代名词。而最富人情味的诗歌,其实只有一句“人间最暖是炊烟”。不是吗?黄昏时分,炊烟袅袅,一群在田野中玩得正欢的顽童,会听到一声声悠长的呼唤:“小二狗,回来吃饭喽!”“小三花,回来吃饭喽!”

烧火煮饭,必用木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千门万户火当家。”千百年来,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截止到公元1983年之前,昆明地区、尤其是西山周围的农村里,哪一家不用柴火煮饭?哪一家一年不烧掉几个柴堆?纯粹为了烧火煮饭,他们置政府“封山育林”的告示而不顾,只为了躲避护林员的巡查,通常是半夜三更就偷偷地上山砍柴,除了十分劳累不说,还将自身陷入于“有女莫嫁西山脚,半夜夫妻苦难说”的尴尬境地。

而且,仅在西山之下的五里之內,杨家村有一个粉丝加工厂,苏家村有两个榨油坊和一个豆腐坊,山邑村隔壁有一个石灰厂……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每年要烧掉多少吨木柴?如果再加上周围几千户村民,每日烧火煮饭所用的木柴,那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而这些木柴,无一不是来自于西山的森林公园。

在“文革”十年中,因管理严重失控,也随着人口的逐日增多,也及某些用火企业的不断壮大,西山原有的森林植被,却日渐荒芜。很多青翠的山头,被剃成了寸草不生的“和尚头”。盘山公路裸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过往几辆车、几个行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在海埂大坝上,就能看到太华寺全景……那里还有“绕寺千章,松苍竹翠”的韵味?那里还有“浓荫敝日,树木参天”的美景?“文革”之后,受损严重的,岂止是滇池的水质污染,还有西山的植被荒芜!

西山,植被荒芜了,还能叫森林公园吗?西山,树木砍光了,周边的村民用什么来烧火煮饭?道理谁都明白,但又谁都无奈!

终于在1983年,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西山的森林植被,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除三令五申、严惩乱砍乱伐者外,还在碧鸡供销社旁,新建了一个煤炭供应站。在保障企业和村民有足夠煤炭的同时,还将“护林员”的编制和任务,下放到周边的农村基层……柴灶改煤灶,算是完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灶具改革”。

当然,弃柴烧煤(先是灶膛里烧块煤,后是炉子里烧蜂窝煤),其实并不完善,因为煤炭不易点燃,点燃后也不易保存火种,故而每天仍需要一定数量的引火柴。所以,第一次“灶具改革”,不算成功,反而费时费力。

直到1991年,液化灶诞生了。液化灶有快捷、方便等优点,但成本太高,当时买一台液化灶,需要1300多元,让不少贫困户难以承受。基层组织又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周边农村算是完成了第二次“灶具改革”。

再后来,又因出现了电饭堡、电磁炉、热水器、微波炉等家用电炊具,故而在无形中,又形成了第三次“灶具改革”。电炊具固然也快捷、方便,而且与液化灶相比,无烟无火,还相对卫生。但,有一缺点,就是停电怎么办?电可以停,人的饮食能停吗?所以,多户人家的选择是液化灶与电炊具并存,有电用电炊具,无电用液化气。

至此,西山周围的村民——也包括昆明境内,所有依山伴水居住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算是彻底告别了柴火煮饭的习俗,告别了他爷爷的爷爷留下的土灶和火塘。

现在的厨房里,可以贴瓷砖、可以挂瓷粉,可以和客厅一样,收拾得干干净净。那烟熏火燎、黑古弄咚的灶台,将永远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今天,西山公园的森林植被,得与恢复得如此茂盛、如此的充满诗情画意,其实,都与这三次“灶具改革”,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这,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成功改革!(李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