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中国制造高级技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

发布时间:2024-03-22 13:47:41 制造技术 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制造高级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制造高级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37年到1949年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是什么?

一个年钢产量不到10万吨,钞票和子弹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奢谈什么先进武器。现在反过头去看,只要能扎扎实实把步枪、子弹、炸药足量供应到八路军,就能让抗战早胜利两年。

中国制造高级技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

谢邀,你知道1937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里面中国的航空设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吗?

奇不奇怪?

中国在庚子赔款之后,向美国和欧洲派出了大量留学生,这些人有一大部分跑到美国去学习的是航空工业!而且他们的成果都及其显著。钱学森咱就不说了,说这段时间周围回国的人吧。

有一位叫王助的留学生,在1919年6月,和另外两位华人同胞成为第二批美国航空工程学的硕士(其实第一批也是中国人)。他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成立了一架飞机制造公司这家公司发展到了现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

后来王助回国,建造了马尾飞机制造厂。但由于中国基础制造上的羸弱,并未能取得与之身份相同的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开头第一句话“航空设计”加粗的原因了。

其实像王助一样的回国人员还有很多。

如果,没有1937年到1949年这个时间节点的限制,那么民国时期,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当属平海号巡洋舰莫属了。

其实,民国时期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国民政府积贫积弱。因此,整个民国时期,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都没取得多少进步,甚至还不如清末。毕竟,清末时期我们尚能造出汉阳造,这放在当时也算是一款相当出色的单兵枪械了。

然而,民国却要到1935年才造出了中正式,都还没来得及替代汉阳造,小日本就打来了,使得汉阳造这位“老兵”,不得不整整支撑了我国陆军整整半个世纪之久啊!

不过在1927-1937年,国民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建设,迎来了黄金十年。在这段时间,国军其实也引进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当然在国产武器上面也有一定的进步。其中的平海号巡洋舰,就是民国时期自行生产的吨位最大的军舰,当然也可称得上是民国时期技术含量最高、最先进的国产武器了。

民国海军在二战前装备的最大吨位军舰,自然就是由日本生产的宁海号巡洋舰了。而平海号巡洋舰实际上是它的姊妹舰,是江南造船厂根据日本提供的舰船图纸自行制造的。

平海号于1931年6月28日安放龙骨,1935年9月下水,1936年6月正式服役;平海号舰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383吨,预算458.8万元。平海号是民国自行建造的军舰中,吨位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军舰。

真要说1937年到1949年期间,我国自行研制的先进武器,我想应该就只有研驱-1战斗机了。研驱-1是中国昆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抗战后期设计和试飞过的一种前掠翼的战斗机,光论设计创意还是十分的先进,可惜最终却未得实现。

1937年到1949年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一个也没有,“先进武器”制造只能说是一片空白、乏善可陈。

民国时期,中国的军火工业非常落后,只能生产步枪、机枪一类的枪械,重武器不能生产,更别说自己制造什么“最先进武器”。

因此我们可以说,八年抗战史就是一部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悲壮史。

如果不算迫击炮,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民国的全部兵工厂只生产了98门大炮。

民国兵工厂最大的亮点是:36式57毫米无座力炮仿制成功,从抗战开始到1949年10月生产了95门。中国近代各局厂生产各式山炮近3000门,其中晋造75毫米山炮年产量100门左右。

民国军舰制造在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是一片空白,民国时唯一国产一艘军舰——逸仙号巡洋舰,由中国著名造船专家叶在馥设计,由江南造船厂建造,是中华民国海军自行建造的一艘轻巡洋舰,排水量1560吨,战斗力在抗战前的国民党海军中仅次于宁海、平海两艘巡洋舰,排名第三,但它是在1931年完工,在1937年就被日军击沉。

从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再也没有制造出一艘军舰。

中华民国海军在淞沪战争中损失殆尽,抗战胜利后重新组建,军舰一部分来自缴获日本的军舰,一部分是来自美方赠与。

民国时期唯一的一家工厂是中央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39年7月,主要业务是生产飞机零部件,组装、修理飞机。

但是该厂前身是一家外资企业,创建人是美国企业家威廉·保利,1934年8月在杭州笕桥正式运营。

谁能说一下全中国有哪些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您得问题。

一,移动支付

我们可以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掏出钱包了?出门是不是就只是携带手机跟钥匙就够了。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如今我们需要经历的绝大多数领域都是可以通过手机移动支付进行的,比如商场超市集市场,日常生活缴费,娱乐消费生活缴费,出行停车等等,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并且几乎覆盖到我们能够想到的任何场景。

而国外并没有这么方便,比如欧洲,那边的交易大部分还是我们几年前用的刷卡支付,他们觉得写已经是很方便的方式了,所以他们用手机支付方式就觉得是一种诧异,甚至是羡慕,但是目前社会经济活动并没有覆盖!

二,高铁

老外现在乘坐的可以说还是我们称的绿皮车,当然设施比较新,但是我想说的是速度,他们的火车速度一般大概为80-90,也就是我们地铁的水平,但是我们的高铁速度可是200-300甚至更快,这一点他们也是非常羡慕。但是有个问题必须要说明一下,我们地大物博人员流动大需要一个快的交通工具,但是他们那边由于国家比较小,对速度的诉求并不是太大,当然了节省时间谁都希望!

另外,其实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都是可以拿得出手的!不过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很多是落后的,还需要长时间去追赶!

我注意到题主的问题是“全中国有哪些技术处于……”,既然这样,那就不单单限于科学技术了。答案:中国的烹饪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如果中国说第二,世界上没人敢说第一!

商用磁浮,中国掌握核心科技!

在中低速磁浮领域,我国位居世界第一。

4月28日凌晨,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本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跑出1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顺利完成最高设计速度的达速测试。 这是世界上首个时速160公里的中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自主磁浮技术在中速领域完成重大突破,也意味着我国在中低速磁浮领域位居世界第一。

磁浮列车是什么?

磁浮列车是靠磁悬浮力(即电磁铁的同性相斥原理,让其具有抵抗重力的能力)来使之悬浮在空中,行驶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没有摩擦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浮技术起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浮列车的专利。

上海拥有一条时速超400公里的高速磁浮线路,其使用了全套德国技术。

中速磁浮列车将用于城际铁路或者市内铁路,应用前景广阔。

一、世界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两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二、国际上率先利用成年人体肺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实现了人类肺脏再生。

三、"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刷新了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四、世界上运算性能最高的"魂芯二号A" 数字信号处理器开发成功

五、世界上第一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发射升空

六、松科二井在深部钻探技术和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七、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实验种植水稻

八、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天眼"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

九、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

十、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港澳大桥正式通车

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机床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先机械加工到一定程度再手工修正,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升级上去,那些认为一台机床可以加工出比自身精度高的零件的人都是外行或者行内白痴。如果有人不服觉得手工精度比不上机床的话,那就请他用机床加工个“绝对平面”试试,如果不懂可以自行百度

机床只能加工出比机床本身精度低的部件,所以要生产精度更高的部件或者机床,就需要在机加工后对导轨,平面等精度控制部位进行手工刮研作业,手工刮研不会产生形变和热,是精度最高的生产工艺,但也是效率最低的生产工艺,但也是唯一的提高精度的方式!任凭你的机床号称精度再高,生产这个高精度机床的母床也是手工刮研出来的,不然一切都白搭

这是中国机床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刚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刚上市,就被一些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互相抄袭,各种模仿。(专业人士到机床展会上一看就明白了),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投资小,回报快!扰乱了市场秩序,没有自己真正过得硬的技术!有研发能力的大团队,投入大,收益小,被一些小的企业仿造,抢占了市场!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技术人员流失等因素,这就是中国的一些大型机床企业纷纷倒闭,破产重整!这就是中国机床发展缓慢的原因!

既然机床加工出零件的精度永远低于机床本身的精度,那高精度的机床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听起来像是一个悖论的循环。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我读书的年龄,就有在书中见到,记得那时就有人提出,第一台机床是怎么产生的?精度是多少?难道第一台机床精度最高吗?

其实机床精度的提高有一个循环的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的修正和补偿来提高精度的过程。我记得那时的书里就是这么说的。

我记得那本书里说的例子是丝杠的螺距,一根丝杠,低精度的机床加工出来,螺距之间尺寸是不等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螺距误差都比较大,但在一个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就是误差,实际就是精度,那么怎么拿它做出来一个比它精度高的丝杠呢?于是就提出了一个方法,就是进行修正和补偿,对于正偏差采取人工修磨,负偏差采取加大螺母的长度,覆盖影响精度的负偏差,使其能提取出大部分精度好的样本,制作出精度更好的丝杠。如此不断的循环往复,就可以造出精度更好丝杠。

这个原理和加工一个平台,通过一个小的样块,不断的对比刮研使平面精度越来越高原理是一样的。

所以精度能不断提高的精髓在于人工的修正和补偿,没有人工的干预,当然不能造出高于机床精度的产品。

这是机床发展早期使用的方法,有它的发展极限,到达这种方法提高精度的极限之后,就要寻找新的方法,因为影响精度的因素这时候也变了,所以方法就失效了。

后来就兴起了材料科学,使用适合的材料来提高精度,比如低温度系数材料,耐磨材料,低时效材料等,进一步提高机床的精度。

随着近代各个周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领域的测量手段不断提高,动力驱动系统的数字化,就进入了通过计算机软件和高精度的测量手段,通过机械补偿动作提高精度的阶段,使机床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

机械加工精度依赖于基础的线,面,园等基础线和面的精度,最基础的基准,来自于水平和垂直,这两方面的测量手段每提高一次,相应的机床的设备就有了新的目标,尤其是大型设备,精度就会再得到一次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制造高级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制造高级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