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战争里的制造技术,战争里的制造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9-23 12:23:48 制造技术 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争里的制造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战争里的制造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战争中有哪些奇特的计谋?

计谋很多,比如“三十六计”就是一本专讲军事某略的书。但,战争中的计谋并非仅有“三十六字”,而是古人借助阴阳学说中的太阴六六之数,来比喻计谋多端而已。实际上对计谋的运用千奇百怪,举不胜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人也只是总结了战争史上谋略的一部分。



战争里的制造技术,战争里的制造技术有哪些

其实在近代战争中谋略的应用不断地发展,已经不是某一种计谋单独的应用。而是集成运用形式,原基础上的升华,升级。比如解放战争中的“围敌打援”是不是比“围魏救赵”更高级?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你救援,我就吃掉你救援部队,然后再吃你被困部队。你不救援,我就成了先打孤立之敌。

这就是毛主席的兵法,“十大军事原则”的内容“先打分散孤立之敌”。打的时候,毛主席又有其军事谋略,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两倍,三倍,四倍,五倍,六倍的兵力,围歼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但,有时因兵力对比不足时,打成了击溃战,就改变战朮,穷追猛打,力争在击溃战军消灭敌人。是“牛刀杀鸡”吗?也是,但穷追猛打则是“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毛主席的军事谋略运用,最主要的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朮”。孙子兵法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毛主席的用兵就是不拘一格,比如他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他立即命令东北野战军快速入关,却令东北野战军在报低和电讯中释放烟雾,让蒋介石以为东北野战军还在休整。是不是有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味道?

当华北野战军到位,东北野战军入关后,他又指示对傅作义的部队“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目的竟然是盯着淮海战役,希望留敌在长江以北。在淮海战役中歼灭杜聿明部队,不希望把他放过长江,给解放南方增加难度。真是雄才大略,“吃一挾二眼观三”,这样的谋略,“瞒天过海”有,“顺手牵羊”有,“树上开花”有,“连环计”更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军事谋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中,而毛主席是继承者,创造者,发展者。

要说战争奇谋,不光中国,世界战争史中也有很多令人拍案称奇的妙计。在此分享一个中途岛密码战的故事。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没有炸毁美军航母,决定再集中优势兵力,全歼美军主力。战略计划是先拿下美军重要的航空基地中途岛。具体作战计划是:先派遣一支舰队进攻阿留申群岛,以此为诱饵,将美军舰队的注意力引到北面去,然后派南云忠一指挥主力舰队趁机夺占中途岛。由于日军布下迷魂阵,美军一时对日军主攻方向很是迷惑。

就在尼米茨司令官为部署舰队主力而发愁时,情报官约瑟夫·罗彻福特少校已经破译了日本人正在使用的JN25密码。在截获的多如牛毛的日军来往电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F”两个字母。破译了它的含义可能就能判断出日军的主攻方向。破译小组发现,在一份水上飞机袭击珍珠港一事的日方电报中曾经提到“AF”。电文说水上飞机奉命到“AF”附近的一个珊瑚小岛上加油。因此他们推断,“AF”只能是指中途岛。为了进一步查实,中途岛上的海军司令部受命用浅显的英语拍了一份作为诱饵的无线电报,报告中途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果然不久以后美军截获的一份日军密码电报声称:AF可能缺少淡水。

经过这一证实,尼米兹决定把舰队埋伏在中途岛附近,给日军迎头痛击。1942年6月3日,日军对中途岛如期发动攻击,双方鏖战一整天,最终美军以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取得初步扭转太平洋战局的胜利。

1943年10月,日寇第11军新任司令官横山勇出动10万人马杀向常德,其战役目的在于摧毁这座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湘西重镇,从而破坏中国军队坚持抗战的后勤补给和粮秣能力。狡猾的日军采用声西击南的战法,迅速击破长江南岸第六战区的王敬久第10集团军和王瓒绪第29集团军,骤然兵临常德城下,而正在常德、桃源地区待机的王耀武二线兵团一下子成为了前沿部队。

(第六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孙连仲)

王耀武第74军属于军事委员会直辖部队,当日军佯攻鄂西时,重庆方面惟恐江防有失,乃将第74军和第100军临时拨归第六战区指挥,王耀武所属的三个师中,第57师余程万部正在常德整训,第51师和58师在桃源地区刚刚完成集结准备北上,结果鬼子突然就到了。军委会遂急令余程万的“虎贲师”死守常德,同时调周边各部队前往增援。

战争,一般来说是人和人的厮杀,但有时也会发生非接触的战斗。

二战时期,美日两国就曾针对一座小岛的鸟粪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那卢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岛,它既不是海上重要通道,也不是军事基地,又无丰富的鱼产资源。它的地理位置处于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地方,用门可罗雀形容它恰如其分。但二战时期,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那卢岛静谧的环境被打破了。

打破这种寂静的既不日军也不是美军,而是过来逃难的鸟。

美日在太平洋其他海域打得火热,大洋中鸟类家族为了避难,纷纷逃至那卢岛栖身,一时之间那卢岛成了鸟类避难所。数量巨多的鸟族在那卢岛生儿育女,吃喝拉撒,慢慢积累层次很厚的鸟粪,成为鸟粪著名产地之一。

后来,日本人发现了那卢岛,这对肥料资源缺乏的日本来说如获至宝。日本便做出了把岛上的鸟粪作为战时农业肥料的主要来源这个决定,夜以继日地将那卢岛鸟粪运往国内。

岛上的鸟类最初对不速之客的到来开始感到不安,但它们最终发现,这群小矮个子是专门来帮它们打扫“厕所”的,也就化惊为喜了。

不久,美军获知了日本这一行动,但美军实在不明白日本人抢鸟粪何用?难道他们又在研制什么秘密武器?

后来美国著名的粮食专家罗伯特·斯特劳斯也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建议美军应该阻止日军这一行动。

开始,美军对此建议嗤之以鼻:日本人我们都打不完,还有精力去管鸟粪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争里的制造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争里的制造技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