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有没有制造氯氨胴的技术学(拽上狱友打造“一条龙”加工厂“绝命毒师”梦碎大庆)

发布时间:2024-01-23 02:29:21 制造技术 476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效仿大毒枭办起“毒工厂”

毒品犯罪充满暴利和诱惑,有人为“发财梦”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贩卖毒品之路,更有甚者觉得“贩卖”只是赚中间差价,不如“制造”当原始货主来钱快,于是效仿广东大毒枭蔡东家办起了工厂,做起了“毒师梦”。

有没有制造氯氨胴的技术学(拽上狱友打造“一条龙”加工厂“绝命毒师”梦碎大庆)

近日,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非法生产制毒物品案件,犯罪分子的制毒“梦工厂”被彻底捣毁。

翻开卷宗,本案的主人公魏某,长期在大庆谋生,今年50岁,近些年来一直在毒品犯罪的道路上游走,他在2017年2月就因犯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被陕西省永寿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2019年9月减刑释放。

出狱后,魏某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觉得正当职业又苦又累来钱又慢,他还想重操旧业打制毒的擦边球,这次他盯上了“邻酮”。

邻酮全称是邻氯苯基环戊酮,是制造毒品氯胺酮的前提原料,是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其主要用途是制造羟亚胺后进一步加工提炼成氯胺酮,氯胺酮俗称“K粉”,长期滥用“K粉”会产生幻觉,并引起脑部永久伤害。

看到这里您也许就明白了,邻酮→羟亚胺→K粉是一条产业链。

长期的犯罪生涯,让魏某养成了反侦查意识,在一系列犯罪活动中他始终居于幕后调度指挥,表面上看他没有参与直接生产,但所有的犯罪行为最后均指向他。

在2020年12月的一天,魏某通过网络认识田某,二人商议由魏某制造邻酮,田某负责提供99300元作为前期投资。

在金钱的诱惑下,魏某马上联系广西人叶某到其租赁的龙凤区马家窑厂房内,安装设备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联络自己在陕西服刑时认识的两个狱友老陶和小赵,由他们二人负责具体生产,销路由田某负责,这样,5人分工明确,产加销一条龙“齐活”了,没几天就投入生产。

2020年12月25日,魏某组织老陶、小赵生产出邻酮6.11公斤,田某在大庆市一洗浴中心准备收购魏某等人生产的邻酮。

#提审#

“如果被抓,我要替他扛下所有责任”

在依法审查该案中检察官发现,魏某、田某、叶某对指控的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没有异议。而陶某和赵某二人均向警方供述其不知道帮魏某制作什么东西,妄图以“不明知”否认犯罪。

针对这种情况,检察官在提审时没有直接讯问是否知道生产的“油”的具体名称,而是采取逆向思维,攻破二人的思想堡垒,让其难以自圆其说。

检察官:你知道帮助魏某生产的“油”是什么吗?

陶某:“油”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我问过魏某这是干什么的,魏某说你别管那么多,你就跟着我干,有钱赚。

检察官:魏某怎么和你形容这个“油”的?

陶某:魏某说这个“油”是用很多化工原料生产出来的,生产出来后有南方人会购买,会挣很多钱。

检察官:你是否知道生产这个“油”是违法行为?

陶某:我知道生产这个“油”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之前就问过魏某做这个东西如果被公安机关抓获,判刑是否很严重,魏某告诉我如果被公安机关抓获了,就判几个月,然后我就同意和魏某一起做这个“油”了。

检察官:你是否知道魏某因为生产这个“油”被判刑4年多?

陶某:我知道魏某因为生产这个“油”被判过刑。魏某说这“油”是违禁品所以卖得贵,会挣很多钱,魏某说原来做的量大,事儿大,现在量少,没啥大事儿。

检察官:魏某是否和你说过如果出了事,你帮他扛事?

陶某:魏某说了,如果被公安机关抓了,我要替他扛下所有责任,将所有违法的事情都揽在我一个人身上。

检察官:赵某是否知道魏某因为生产“油”被刑事处罚?

陶某:赵某也知道,因为我们都是在一起服刑的。

#判决#

5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

赵某的供述和陶某的供述基本一致,通过二人的供述能够认定,陶某、赵某和魏某在一起服刑,对于魏某是因为何事被判刑的是明知的,即使陶某和赵某不知道生产的物质叫做邻酮,但陶某和赵某在主观是明知生产的物质是违法犯罪的,只是魏某和他们二人说,生产的少“事儿”不大,即使被抓到也不会判多重。

经过检察官的证据攻势、合理引导,陶某和赵某也表示自愿认罪认罚。至此,5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

向法院提起公诉后,所有被告人均被依法判决。

检察官手记

打击“毒害”绝不手软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检察院孟春光

这是大庆市龙凤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首例非法生产制毒物品案件。

在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缉毒警察进入博社村排查冰毒窝点时,遭到全体村民的围攻,原来,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巨大的冰毒制造窝点。

如果对魏某的行为不如此迅速处置,那么,魏某的窝点就有可能做大势成,或者试探性地研究制作羟亚胺,并引发他人的效仿产生连锁反应,生产大量的毒品危害社会,形成“毒瘤”难以拔除。

中国禁毒网报道,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0亿元,因毒品引发的侵财性违法案件多发,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毒驾、袭警抗法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涉毒案件只有始终保持严厉打击态势,才能让人民群众远离“毒害”。

转自大庆政法大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