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原始技术制造水管(甘肃镇原,出土四千年前的陶水管,原来是这样连接的)

发布时间:2024-06-11 17:53:11 制造技术 391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四千年的陶水管

甘肃镇原,出土四千年前的陶水管,原来长这个样子!看过后,你就明白了,甘肃为何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原始技术制造水管(甘肃镇原,出土四千年前的陶水管,原来是这样连接的)

水管是用来引水的,为人们所常见,现代人已是见惯不惊了。可是,也有一些水管,我们见到后,心潮涌动,激动不已。这就是甘肃镇原出土的四千年前的陶水管。

1.引水,东西方的共同需求

两千年前,古罗马人架设高空引水渠道,让国内不少人津津乐道,总是拿来说是。的确,古罗马引水渠自有其独特之处。

古罗马的高空引水渠是古罗马供水设施之一,罗马城先后修建了11条大型输水道,最长的梅西亚输水道长达62公里。公元109年修建的图拉真水道的最高处距地面达33米,其上面是泥砖砌或石砌渠道,一般宽0.3米——1.5米,高0.6米——3.0米,渠顶有盖板,以防渠水受到污染。每隔75m左右设有通风口和检查孔。此外,有些输水道还采用了铅管、陶管或石管等。第一条古罗马建的饮水渠是暗渠,全长16公里,建造时间是公元前310年。

引水,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也是东西方的共同需求。其实,中华先民的引水设施,也自有其特点和优势,不可妄自菲薄。中华先民使用引水设施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古罗马。

人们曾经在河南省登封市的春秋阳城遗址,发掘出了陶管、澄水池和阀门坑等较为完善的配水设备。《水经注》曾记载长安城经沟渠,引河水入城,并汇聚于巨大的蓄水池。两千年前,汉王朝在长安的宫殿中,就使用了引水陶管。而陕西关中的龙首渠,则是一条地下水渠,为今洛惠渠的前身。除此之外,人们还发明了井渠法。新疆坎儿井就是井渠法在西传见证。

不过,汉代宫殿中用陶管引水,并不是最早的。人们还发现距今两千五百年左右的西周时期的陶水管。这是一个三通管,似乎是陶水管的一个三接头。一节水管上,有呈三角形分布的3个分口。这是商周时期最早、直径最大的陶水管。

2.三千年前出现的三通陶水管

再往前追溯,人们在河南安阳考古的时候,在殷墟中就发现了陶水管。殷墟陶水管的年代,距今三千年左右了。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

1972年秋,殷墟白家坟村社员在村西约115米处挖土时发现了商代陶水管道。经过考古人员现场清理,该水管道遗迹距现地表深约1.1米,南北、东西呈T形排列。南北向一段陶水管道残存长7.9米,有17个陶水管,东西向陶水管道残存长4.62米,有11个陶水管。南北向的与东西向的由一个三通水管交接。陶水管排列整齐,东西向的西高东低,相差约0.5米。陶水管道中,都淤有细泥土。水管系手制,通长42、直径21.3、壁厚1.3厘米。管口平齐,周身饰绳纹及两道凹弦纹。三通形陶水管与现代三通管极相似。

这也不是最早的陶水管。最早的陶水管。1989年,甘肃镇原出土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陶水管,这才是最早的引水管。

3.甘肃镇原,四千年前陶水管创中华之最

1989年,人们在镇原县庙渠乡老虎咀遗址发了37节陶水管。这些陶管出土在老虎咀自然村的半山上,这里是一处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古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这里先后出土了37节陶水管及石斧、石刀等器物。

这种陶水管,长50.3厘米,直径11.8厘米至17.2厘米。为红陶制作,管子两头有个接口,一大一小,大门端为母口,可与另一节水管的子口相连接。然后依次套接,直至达到所需要的长度。

老虎咀遗址属于常山下层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遗址最先发现于镇原县城西约三公里的茹河南岸常山东侧山下。常山下层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的一种原始文化遗存,据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2930±180年左右,它的相对年代晚于仰韶文化而早于先周文化。

可见,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华先民们就发明陶水管,来引水改变他们的生活。令人惊奇的是,陇东地区多处同期遗址发现制作规整的陶水管,说明四千多年前,甘肃先民们已经大面积使用了人工引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