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先进制造避雷技术,先进制造避雷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9-18 12:38:44 制造技术 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先进制造避雷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先进制造避雷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现代用避雷针避雷,那么古代用什么避雷?

其实我国古代防雷技术是走在世界前端的,虽然古代科技与现代相差甚远,但这丝毫不影响古人对于雷电的好奇和研究。

先进制造避雷技术,先进制造避雷技术有哪些

最初,人们在从天而降的闪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当时的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祈祷之上,所有人的眼里都充满希望。结果可想而知,上天让他们失望了,他没有因为人们的祷告而减少雷电带来的灾害。


有文献记载,早在汉代时人们对于闪电已经不是一昧的恐惧,而是开始进行观测。

领先世界的认知

相信湖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岳阳楼,但你不一定知道慈氏塔,这是一座并不显眼的砖塔,他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后于宋朝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年)重新修建。但因为修建过程经费不足,民间一位一心向佛的寡妇,不惜倾家荡产给予资助,于是此塔便命名为慈氏塔。


此塔为砖石结构,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39米,可惜由于塔为实心,所以人们不能登高眺望。但令人关注的是,此塔初步具有的防雷设计,一般宝塔的顶端中央会有一根铁杵,而铁杵周围会有依附而建装饰,用来固定宝顶。并且会有几根铁链沿宝顶上垂脊延伸到翼角,这种设计,由于拉力均匀而用来防风防震。可是慈氏塔的八根铁链一直延伸垂直下到地面,这不就是一个最为简单的避雷设计嘛,令人骄傲的,这种设计的出现比富兰克林实验要早了几百年。

镇龙以避雷

我国传统的五行、八卦学说中,有着“南离、北坎、东震、西兑”之说,而“震”卦为“雷”,又因为“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所以古代人们认为“雷从龙”,于是古代建筑之上就有了所谓的“镇龙”。

一位在华37年的葡萄牙人安文思,受到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的赏识,他曾经记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防雷措施“在皇宫的屋脊上装饰着一些兽头,这些巨兽的舌头指向空中,其腹内穿过金属条,金属条一端插入地里这样,当闪电落在屋上或皇宫时,闪电就被龙舌引向金属条通道,并且直奔地下而消散,而且不致伤害任何人”。


这种设计和我们现代的避雷针避雷原理相同,而龙舌就是一根尖端的金属芯,他的另一端与埋藏在地下的金属相连,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闪电直奔地下而消散。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经典目前已经中国大地上已经不见踪影,这种设计被国外认为是美观和实用的巧妙契合,龙舌金属条毕竟要比富兰克林的实验提前了一个世纪。

雷火炼金殿

提起古代建筑的防雷设计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武当山的金殿,明朝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北京制成并运到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金顶现场焊接完成以后,这座高5.5米、面阔5.8米、全为铜铸镏金重檐庑殿式仿木构的铜殿一直是武当镇山之宝。

儿时曾经听爷爷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每到雷雨天,常有闪电光顾武当。电闪雷鸣之后,不仅殿顶和铜墙经雨水冲刷而光彩熠熠,而且殿内铜柱上的锈迹都会消失,好像被回炉冶炼了一次。 这一奇迹完全是由于金殿的顶部的铜板远远大于国家和国际标准中“接闪器”厚度,以至于在雷电击中金殿的铜构件时不会将其熔化,并且雷电流的行进波在巨大的铜结构中反复震荡发热并散热,导致铜锈熔化,使铜体光亮如新。
令人可惜的是,在1987年时,由于金顶道观的电话线遭遇雷击,所以人们在金殿两侧加装了两条引线,自此便再也没有“雷火炼金殿”的奇观出现。并且由于旅游前没有做好攻略,我曾经也傻兮兮的白跑一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先进制造避雷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先进制造避雷技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