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汇川技术联合动力制造(读创公司调研〡汇川技术:希望未来工业机器人做到国内市场第一名)

发布时间:2024-06-02 13:24:47 制造技术 177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8月24日晚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汇川技术;证券代码:300124)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了公司于当天接受了来自多家机构的投资者调研。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中国设有20个子公司。公司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核心技术。经过19年的发展,公司业务分为: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业务。

汇川技术联合动力制造(读创公司调研〡汇川技术:希望未来工业机器人做到国内市场第一名)

8月23日,汇川技术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3.97亿元,同比上升25.65%;归母净利润19.75亿元,同比上升26.36%;扣非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上升14.54%;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6.18亿元,同比上升15.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57亿元,同比上升37.1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上升16.57%;负债率46.33%,投资收益-1850.8万元,财务费用4979.14万元,毛利率36.37%。

┃机构研报

西南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汇川技术新能源汽车业务维持高增,产能逐步释放。2022H1,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121%。公司常州新能源汽车一期项目于2022年5月交付使用,预计年底前达到满产状态;二期于2022年4月公告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约两年,产能陆续释放支撑业绩充分兑现。

群益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汇川技术巩固竞争优势,布局国际业务、数字化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在工控行业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把握国产替代机遇,进一步提升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等各类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使得公司多产品解决方案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在细分领域和头部客户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同时,2022年初,公司提出“跨步国际化”的新战略。把公司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向海外,目前欧洲工厂项目组已抵达匈牙利,正式投入海外工厂建设工作。此外,完善能源业务规划,系统性布局光储、储能、制氢、特种电源等产品,公司在岳阳基地建设新一代数字化能源工厂,不断完善“自动化+数字化+能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或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本次互动交流的情况主要如下:

问:工业自动化业务,公司怎么判断行业下半年的周期趋势?分产品来看,公司各个产品下半年的增长预期如何?

答:从近几个月来看,宏观经济低迷,下游需求的疲软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预计下半年仍有一定压力。分产品看,工业自动化三大核心产品上半年实现较好增长变频器增速超过20%+,通用伺服增速超过30%,PLC产品超预期,增速超过100%。预计下半年变频器和伺服能够保持和上半年差不多的增速,PLC产品增速会下降,但仍有信心维持在50%以上。

问:双碳目标下公司的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在各种应用侧都有一定方案,请教公司在储能业务主要供什么产品?对该业务的收入有什么目标?

答:能源管理是公司的战略业务,未来规划方向是自动化+数字化+能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能源管理业务的推动必须用到公司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优势。公司重点布局的是TOB端,即企业车间场景,这也是公司积累较深的场景。目前,公司在储能业务提供的产品以PCS为主,再叠加控制系统做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业务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目前订单不到1个亿,属于起步阶段。

问:公司数字化业务和储能业务是否有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盈利,什么时候有重要的产品发布?

答:公司的战略业务在投入阶段不做盈利的要求,而是采取关键里程碑事件来管理。数字化业务,关键里程碑事件包括新平台的推出、数字化平台在公司内部测试的落地、新平台在客户端的上线情况等。能源管理业务,关键里程碑事件包括PCS产品的系列化、能源管理的软件平台、样板点搭建等。

问:公司二季度毛利率和三费率控制得相对较好,同时也针对战略业务做投入,那么公司在考虑控费方面时,是否会影响战略业务的投入呢?

答:二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得到了改善,一方面系公司产品价格上调,另一方面,公司五、六月开始严控费用,收紧了人员预算。今年全年费用增速会控制在收入增速以下。2022年上半年,公司职员净增加约1000人(不含产线工人),占比10%左右,增加人员主要是能源管理、数字化、海外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等战略领域的人员。公司在控制费用的同时,对战略业务会按照预算有节奏地推进,保持坚定投入。

问:下半年芯片紧缺情况会得到缓解,汇川过去主要是保供保交付的能力去做国产替代,请问供应链缓解后公司继续国产替代的逻辑是什么?

答:公司从2003年成立以来,从过去的变频器,到伺服、PLC和工业机器人,一直坚持替代思路。在替代的过程中,核心并非器件国产化,器件国产化是面临贸易战、交付压力等外部环境变化时采取的器件策略。我们替代的真正逻辑是基于公司核心产品从性能、可靠性、功能角度基本可以和国外品牌同台竞技,并依托“工控+工艺”策略去实施的。在市场端,公司按照行业线进行管理,行业划分越来越细,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得到比较大的提升。在行业解决方案层面,原先是“单产品+工艺”,现在是“多产品+工艺”,解决方案能力的优势进一步在加强。

问:在成套解决方案的销售里面,公司大概在哪些行业做得比较靠前?

答:中高端PLC的应用场合,比如在锂电、光伏、手机制造等行业。过去公司PLC产品较弱,高端应用领域PLC以外资品牌为主。现在公司补足了PLC的短板。过去这一年通过PLC切入这些行业的中高端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了“PLC+伺服+工业机器人+其他(直驱、总线等)”综合解决方案覆盖。

问:联合动力分拆后如果IPO上日程,之后会做独立第三方,还是会考虑和车企合资?后期如果拆出去,则公司的研发投入的压力会下来,研发投入接下来怎么调配资源?

答:联合动力分拆符合公司整体战略。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还处于战略投入期,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公司希望通过分拆,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的需求。分拆之后,汇川对联合动力还是保持绝对控股,联合动力也会继续被并表,所以分拆对公司整体的经营影响不大。联合动力本身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地位,这是最主要的,即作为第三方向主机厂供货,不过,基于业务落地需求有必要时也会考虑和整车厂合作。

公司研发投入方面,会继续在战略业务上坚定投入①对数字化重点投入,包括偏软件、F自动化软件平台、边缘计算、智能算法等;②能源管理方面,从对设备的理解,从PCS延伸到用电侧,最后用数字化手段做能效管理,这也是我们要重点投入的。

问:第六次股权激励,净利润的目标相比营收更低,主要是因为公司定目标保守,还是和未来的一些决策有关系?将来净利率是否有略微下滑的趋势?

答:截至目前,公司总共实施了六期股权激励,前五期的股权激励对公司招聘优秀人才有很大帮助,也降低了人员的管理费用。第六期股权激励的业绩目标,与公司今年的经营目标范围相比偏低的主要原因是①今年的外部压力较大,经济不太乐观,那么公司设定激励目标就会相对保守;②从股权激励的定位来看,主要是激励员工、招人留人的目的,公司希望这个激励能大概率达成,这样才能起到对人员管理有正向作用。

问: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品类扩张很快,请教公司工业机器人的布局方面,和单独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对比是否有什么战略差异?该业务未来的市占率目标是多少?

答:在中国市场,主流的工业机器人厂商主要是四大家,即BB、安川、发那科、KUK,还有雅马哈、爱普生等。和这些厂商对比,汇川的差异化主要是①核心部件的供给率较高,从控制系统到伺服系统全部自制,毛利率比较好;②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业务聚焦在光伏、锂电等高景气下游领域,持续打造“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协同的解决方案。

从公司战略目标来看,未来工业机器人希望做到中国市场的第一名。

问:公司海外业务具体的产品和市场有哪些?未来市占率目标及对应的时间节点如何?

答:2022年是汇川的国际化元年。当前很多行业线已经开始进行海外布局了,我们的产品在东亚、南亚等地区几乎可以满足,我们的伺服、变频器产品也逐渐能够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符合欧洲市场安全功能的标准)。目前已经实现一定金额的销售。另外,在国外本土化制造方面,公司坚定LocalforLocal的策略,会逐步把销售和供应链体系在当地建设起来,今年上半年已经启动匈牙利工厂建设工作。

目前公司海外业务占比5%-6%,希望2025年海外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在15%-20%。

问:投资收益方面,对公司越来越重要,在每个季度的确认节奏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泛投资收益主要涉及2个项目①会计报表内的投资收益,主要是我们作为LP参与的基金产生的收益。2022年上半年因欧元贬值,投资收益有0.4亿-0.5亿的损失。②非流动性资产公允价值,即股权投资类。上半年公允价值贡献约2亿元,主要是投资一个上游企业上市,因股价表现较好带来了公允价值提升。整体上看,投资收益较难预测,很难做到主动管理。

问:公司在保供保交付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能够实现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答:从2021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上游器件供货非常紧张,交付周期普遍变长,主要是芯片紧缺叠加疫情导致供应链受到影响带来的。公司在供应链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也采取了较多措施,包括器件抢货、器件的设计替代(避免缺芯)等。2022年4-5月,疫情严重的时候,公司在物流方面采取了很多主动的措施,使得供应链尽量顺畅,同时,我们通过生产端的保障,顺利交付产品给客户。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