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机械辅助制造新技术(10分钟一针到位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华南首次应用)

发布时间:2024-02-02 12:27:45 制造技术 419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李静主任医师团队利用新研发的肺部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在短短10分钟内仅用1针就为患者完成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这是该系统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应用。该系统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参与研发的新型智能穿刺介入设备,能快、准、稳协助完成肺部穿刺活检、消融等介入操作,最大程度实现肺结节穿刺过程的精准度、安全性及便捷性。

不久前,58岁的古女士因“左肺占位”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经过医师团队充分讨论,需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才能明确诊断。经对患者全面评估并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呼吸与危重症科团队为其采用机器人辅助系统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术中,呼吸与危重症科团队仅用一针就完成了肺部结节的精准穿刺,穿刺全程用时仅10分钟,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无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发生。通过检查,病理报告结果显示古女士患上腺癌,根据测出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可以吃靶向药治疗。

机械辅助制造新技术(10分钟一针到位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华南首次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李静主任

传统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难度大

在我国,每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超过70万,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位。确诊肺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依然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这就涉及到一些有创检查,包括纵隔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活检以及特殊的一些内镜技术。现在有不少人因为体检检查出有肺结节而担心患上肺癌。李静主任表示,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影像怀疑是恶性肿瘤才需要病理检测,毕竟这是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病理检测的常用方法,对医生要求较高。李静教授介绍,传统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高度依赖术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考验手术医生对胸部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及三维重建想象能力。对于小病灶、位置难以到达、病人呼吸配合差、术者经验不足的情况,常需多次进行CT扫描以调整定位穿刺角度、深度。这意味着患者会多次受到CT辐射的影响,医生频繁进出CT室进行调针也会使得穿刺时长达到1-2小时,整个手术的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运动位移频繁,会出现需要多次穿刺来完成手术的情况。该情况容易引起一定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气胸、出血等。

肺部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设备

新型机器人辅助系统助力精准穿刺

通过肺部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手术医生仅需要术前1次CT扫描采集数据、到达病灶后1次CT扫描确认穿刺针位置,便可完成穿刺定位。该辅助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穿刺效能,显著缩短操作时间,减少CT扫描次数,降低辐射暴露,降低肺部经皮穿刺难度,并有助于推动肺组织经皮穿刺活检及消融手术下沉至基层单位。“这个由机器人辅助的新技术,尤其适合于病变体积小、病灶位置易受呼吸运动影响的困难穿刺,为肺结节患者带来了诊疗新选择和新希望。”李静表示。

肺部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设备实操示范

据介绍,李静主任医师团队参与合作研发的肺部穿刺机器人辅助系统集结了光学导航、人工智能、机械臂辅助定位等多项先进技术。与毫米级别的电磁导航相比,光学定位导航技术达到亚毫米级别,能极大地提高穿刺的精确度。通过该导航技术,在CT图像三维重建基础上,配合患者呼吸运动,通过图像模拟引导穿刺针沿预设的穿刺路线与靶点进行穿刺。实现穿刺过程中,组织结构和穿刺路径的三维空间位置可视化,有效避开穿刺路径上的骨骼、血管及重要脏器,降低手术规划难度。另外利用光学定位引导多轴机械臂,精确导航至规划路径,沿导引器按照路径穿刺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更容易做到“一针到达”,减少穿刺调针次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也减少医生、患者的辐射剂量。

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在开展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技术的临床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将获得免费检查的机会。以下是招募通知,联系人:陈医生(电话13570585837),欢迎有兴趣、有需要的同道们、患者和家属垂询。

采写:南都记者曾文琼

实习生:杨景岚

通讯员:郝黎、张蓝溪、张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