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4-10-01 11:35:54 制造技术 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各国军队在发展航母时都走过哪些弯路?

航空母舰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复杂也是威力最强的武器系统平台,是海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够左右战争进程的武器,是各国强军追求的目标。

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的变化

然而航空母舰的研制,是一项极为复杂困难的大工程,只有真正的技术强国和大国才能掌握航母的设计与建造。

历史上,很多国家,其中不乏很多技术强国,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甚至是走进了死胡同,下面举几个例子。

冷战中的“红色帝国”,苏联,在1960年代开发了“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之后,就准备紧接着发展一种与美国海军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性能相近的大型航空母舰,排水量达到近80000吨,项目代号,1153工程“奥廖尔”级航空母舰。最终因为技术上的问题,以及成本上的考量,苏联军方还是选择继续建造很有苏联特色的 “载机巡洋舰”,即装备大量对空和对舰武器的中型航母,也就是后来的基辅级航母。1153工程无疾而终。而苏联之后的大型航母计划,1143.7工程,乌里杨诺夫斯克级航母,也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最终流产。可以说,苏联追求核动力大型航母的努力,至始至终也没有取得成功。

苏联的那个基本就没走过正路的航空母舰就不说了。

日本走过的弯路,比如说双层航母,比如说三层航母,(下面两层甲板负责起飞,上面那层甲板负责降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舰载机换代,下面那俩就都废了)

比如说舰岛在飞行甲板左侧,(人一紧张吧,就喜欢往左拐弯儿,然后舰岛在飞行甲板的左侧,emmm

还比如说潜水航母,说不来说不来告辞。

还有一种叫做无舰岛的航母。(

航海航空人员表示mmp,飞行员表示美滋滋,)

美国的也是小航母(美国国会姐的列克星顿有点儿大 而突击者级航空母舰,虽然说这位小了点列克星顿级航母的战斗力差不多,然后美国海军表示,这东西真tm糟糕。)

再比如说,航母上携带大口径火炮。你想打谁?

还有飞行航母。(一个飞艇上带了几个小飞机)

这个题目范围很大,就选几个说一下吧,实际上大部分设计都是早期航母的试验和探索,而且大部分在后期改装过程中可以进行修正,例如三层飞行甲板的“赤城”和“加贺”,就选几个难以修正的严重的后果说一下吧。

左舷舰岛设计

现在所有航母都把舰岛放在船的右舷,这点某些地摊说是西方国家是靠左行驶导致,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而是人在紧急情况下,会下意识的往左侧避让导致。

但左舷舰岛设计不是没有,日本的赤城号(改装后)和飞龙号就是采用左舷舰岛,其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日本是靠右行驶的缘故。而是日本在航母使用上是赤城号与加贺号组成一航战一起使用,而飞龙号是跟苍龙号组成二航战一起使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两艘航母舰岛一个左舷,一个右舷,放飞战机后,一艘航母的战机向左爬升,另一艘战机向右爬升,降落时,一艘航母战机向左转弯进场,另一艘航母战机向右转弯进场。都互不干扰对方航线,是不是很棒的注意?赤城号航母

结果却是两艘航母的飞行员更加凌乱了,两艘航母的需要不同的空中管制,事故率反而更加高。最后再设计五航战的两艘翔鹤和瑞鹤时,乖乖的改回右舷航母。飞龙号航母

恼人的烟囱设计

在早期航母设计处理过程中,烟囱是个非常让人头痛的地方,每个国家都头疼。

美国列克星敦级航母这种烟囱布局较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对舰载机起降的视线影响,缺点就是舰岛和烟囱体积太大,太高,造成舰载机降落时,很容易受到舰岛和烟囱形成的空气乱流影响,舰载机事故率很高。

之后美国在突击者号航母上采用这种小烟囱,但是又对舰载机起降造成巨大的视线干扰。

日本航母采用小舰岛方式,减少对舰载机起降乱流的影响,其对烟囱上也是进行了改了又改,例如加贺号航母将烟囱延伸到舰尾,一方面造成烟道旁边的水兵舱犹如桑拿房般的高温效果。另一方面在舰尾造成空气乱流,同样给舰载机起降造成很大不安全因素。

最后采用下反式烟道。但是这种模式结构复杂,而且降低锅炉燃烧效率,烟囱口距离水线只有12米左右,降低了抗风浪性能。

装备发展必然少不了这种“试错”与“弯路”。但对于这些探索,还是要区别看待的,毕竟有很多“错”技术,是限于当时技术条件的“妥协”或“剑走偏锋”,且是当时j技术条件下的最佳最优解决方案。有的,是技术层面,有的是这一国家海军发展方向所决定的,是昙花一现的独家需求,有的则是大方向决定的,比如说是发展轻型航母还是中型航母,是一定要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航母舰载的机配置、是重型机还是中型机,航母舰载机机队是怎样的组合搭配。在航母技术发展路线上,都不免有选择,选择中不免有试错和“掉坑”。

对于题主所说的几个技术细节,比如说装甲航母,这并不算是“试错”,是当时发展的必然结果。装甲航母上,当时还曾保留着大口径舰炮,这背后一则是因为初期诸多航母是在大型战列舰基础上发展/改装而来的,另外是因航母战场的定位所注定的。航母走向海战场的初期,可不只是计划将其作为“海上机场”,对航母舰载机的远程打击并不自信,还想着保留大口径火炮的“近战”攻击,防护上也格外重视。包括说烟囱的可放倒,舰岛的左置甚至是无舰岛的设计,这都是当时“局限”下的设计选择。

特别是一些技术的“试错”也在孕育着新技术的诞生,在否东这条技术路线的同时,也在坚定了另一种技术可能的发展与成熟。比如说,斜角甲板出现之前,曾有过的“弹性甲板”的验证。在蒸汽弹射技术成为绝对主流之前的液压弹射器,特别是火药弹射器、飞轮弹射器等,现在看来这都是“弯路”,但这就是当时的唯一解决方案。

另外,一些所谓的“弯路”就是大方向、大背景所决定的,比如说当下法国海军的唯一一艘中型航母,虽然是核动力了,但是核动力的功率、性能,整体设计上的局限,成本造价上的攀升,都让法兰西这艘航母的光环暗淡,甚至被注脚为,中型航母不适合核动力。这一定程度上也是航母发展史上的“试错”。

最早设计的航空母舰是如何设计的?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据了解我国第一个航母辽宁号是由"辽宁舰"总师:朱英富设计的,辽宁舰采用了4台TB-12蒸汽轮机,功率为45000马力,为核心。设计中整个团队用15个月的时间,就干完了30个月的工程量。没有节假日,“五一”、“十一”、春节全在现场,可以说是365天全天候的奋斗。可以说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而对于牺牲的同志,孙光甦说,“很多都是平常工作、战斗在一起的。有时候想起来,感觉他们还在身边,心里挺难受的。”因为过去也是生活在一个大院子里,所以家里人也会跟着难受。如今我们的辽宁号可以很自信地站在世界面前,过去的付出与努力全都是值得的,牺牲的同志也一定会为其开心,他们不是白白牺牲的,在辽宁号这个巨大的过程中也有这她们的一功。我们只是看到了辽宁号光鲜的一面,看到他耀眼的站在世界面前,背后的故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为他们致敬,也为他们感动。

世界第一艘现代意义的航空母舰出现于1917年,来自于英国,英国将建造中的一艘客轮“卡吉林”号买下,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下图)。第二年5月,完成改装。

最初设计人员计划在“百眼巨人”号两舷侧甲板分别装设并列的岛状结构上层建筑,容纳舰桥与烟囱,但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风洞进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双舰岛设计不只会造成气流紊乱,船只整体强度也会出问题,阻碍飞行而取消了此计划,最后设计人员取消了飞行甲板以上所有的上层建筑,形成“平顶船”的样式

英国人拆除了“卡吉林”号原位置的烟囱,设计人员设计出从主甲板下面通向舰尾的水平排烟道。然后将甲板贯通,形成全通式甲板,解决了舰载机起降的基本问题,

百眼巨人号利用邮轮船体宽大的内部空间设置单层机库,机库长330英尺(100.6米)、 宽48-68英尺(14.6-20.7米)、高16英尺(4.9米),机库以当时标准来说算是相当地大,内装有3具防火帘幕,可在必要时分隔舱间;连接飞行甲板的升降机配置两部,前升降机面积为9.1x11米、后升降机18.3x5.5米

“百眼巨人”号基本形成了现代航母雏形。

改装完成的“百眼巨人”号全长:565英尺( 172.212米),可搭载飞机20架,满载排水量14,550 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航母制造技术经历阶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