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电子技术着制造的人声音(他用电子声音传播生命阳光)

发布时间:2024-03-03 05:13:43 制造技术 962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陈彦仿)20日12时,接到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护士长赵琦的电话,正在门诊药房帮助病人刷卡取药的志愿者王新恒叫上妻子,就往第一住院部快步小跑过去:“今天有三个刚做完全喉切除手术的病人,护士长让我们现在过去开导开导他们。”

王新恒今年57岁。三年前的他,因为喉癌中晚期切除全喉,也曾因为完全失声而自暴自弃。但如今的他,却通过电子喉发出的声音,帮助很多癌症患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电子技术着制造的人声音(他用电子声音传播生命阳光)

在刚刚过去的第73个世界红十字日,王新恒被市红十字会评为“首府最美红十字人”,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郭燕评价他:“他的身上充满正能量,表情和行为中都渗透着快乐,这种快乐的影响力很大。”

王新恒没有了喉咙,能让他发声的是后来安装的电子喉。用胸前挂着的如小手电般的扩音器抵住喉咙处,震荡的音频转换为声音,经传音管送入口腔,“声电转换器”产生电子合成的语音。

“谁得了癌症不害怕?谁讲不了话不着急?原来我和你是一样的,我能体会到你的苦。你看看现在的我,不是好好的?生活正常、工作正常、平时还能把老婆哄得很开心,多好!”王新恒说到。

但病床上的常先生一直低着头,对王新恒的“现身说法”似乎不感兴趣。常先生的爱人刘女士偷偷告诉王新恒:“他怕自己等不到安装电子喉就去世了。”

王新恒搬了个凳子,坐在常先生床旁边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2015年,我儿子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同时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实习,当年计划考博。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培养他多不容易,我多希望看着他毕业、就业、成才、成家。可就在那一年,我被查出喉癌中晚期。我认为自己看不到这一切的幸福了。儿子说‘爸,不论结果怎样,我们都要手术,积极面对生活,你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以前是,以后也是。’我就是听了我儿子的这句话,做了全喉切除手术。”

王新恒说,当时手术虽然成功,但他对新的生活也不乐观。“我不能说话,活着还有啥意思?我甚至都不想多看我老婆和儿子一眼。直到有一天,一位志愿者来到我的病房,就是他改变了我。”

王新恒所说的这位志愿者也曾是个癌症患者,和他一样切掉全喉。“他用电子喉跟我说,他已经抗癌五年了。除了讲话方式和以往不同,其余没什么变化。

五年,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基本上就进入了稳定期,大多数患者有望长期病情稳定,达到临床痊愈。

“他说话的样子,就像当时从窗外照进屋里的那一束光,燃起了我对新生活的希望。从那一天起,我开始笑了。”王新恒说,自己的志愿服务也就从术后身体恢复开始,今年已经第四个年头了。

“我的心情好了,儿子对我也放心了,现在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读博士,我老婆也退休了,和我一起做志愿者,我们是志愿服务队里唯一的一对夫妻志愿者。”王新恒说着自己的经历,讲着自己的幸福。常先生的眼神从低垂,到看着王新恒笑了。

这一次的“现身说法”成功了。刘女士在送王新恒夫妇时,感动地说不出话,李雪向刘女士交代了护理癌症病人的种种细节,之后,王新恒和常先生相互加了微信,约定要一同抗击病魔。

王新恒的微信朋友中,很多都是他做过心理疏导的,在他的影响下,这些曾经以为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各个有着精彩的生活。他们相互晒着如今的幸福。

“有个来自伊犁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回医学院复查的时候,就专门跑来找我,让我也看看他的精神头儿。看到他们如今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赵琦说,我们这里只要有新的病人,王新恒就来做心理疏导,他对病人的鼓励特别有效。

现在,每天上午10时,王新恒和李雪都会准时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大厅做志愿者。李雪在老年病区为老人服务,引导老人看病,王新恒则在取药区,为患者引导刷卡、取药。

志愿服务结束后,两人换下志愿者衣服,挽着胳膊回家,吃过午饭后,下午还要去孤残老人家转一圈。平时,他们和市红十字会的五名志愿者们一起照顾着七位老人。

20日下午,记者跟随他们到了幸福城市花园的赵望珍老人家。74岁的赵望珍老伴儿在三个月前过世,这三个月来,王新恒两口子就往这里跑得更勤些。

“大王他们是怕我心里太空了。”赵望珍细数着夫妻俩人的好:“收拾房子、洗头、洗澡都是他们,就跟自己孩子一样。”

李雪说:“我老公能在志愿服务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我也在他的带动下加入公益活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很幸福。累一点没啥,生活中充满希望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