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制造业技术依赖外国(高科技制造业外资增长431%,这就是德国总理说的减少对华依赖?)

发布时间:2024-08-04 00:49:54 制造技术 406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文/财经看点网于归】最近,中国电热毯被欧洲买爆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

稍微了解一下就能知道,这是欧洲能源短缺的产物。

制造业技术依赖外国(高科技制造业外资增长431%,这就是德国总理说的减少对华依赖?)

但其实,欧洲能源危机还带来一个更重要的、关系到你我切身利益的问题,而这恰恰被很多人忽略了。

即欧洲高科技产业向中国转移。

高科技制造业外资增长43.1%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1-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是同期中国整体吸收外资增速的两倍有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高技术制造业,足足增长43.1%。

这次的投资可不是过去类似富士康那样的血汗工厂,而是实实在在的高技术行业。

这就有些奇怪了,近年来西方有那么多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的动作,又是关税、又是制裁,又是将产业转移至东南亚,这样的局势下,它们会把高技术产业转移至中国?

但事实是,这件事真的发生了。这很容易验证,搜索今年国外的对华投资,我们能在各大公司的官网找到直接的数据。

如在德国时间7月19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将全面推进其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体化基地项目。这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投资项目,到2030年,巴斯夫预计对该项目最高投资100亿欧元。

还有宝马集团,其于6月23日在沈阳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的项目(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该项目斥资150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宝马公司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单笔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德国默克集团、瑞士的英力士、欧洲空客、法国的道尔达、西班牙的达诺巴德、德国汽车零配件厂商采埃孚等等一批高技术外企都已与国内城市达成合作,宣布进行巨额投资。

国外政府并不是不反对。如德国总理朔尔茨就曾放话:“减少对华依赖。”德国还拿出实际行动,今年6月,大众对中国的投资申请就被德国政府驳回,但大众态度是:就算德国政府拒绝担保,也要在中国新疆设厂。

能源危机导致产业迁移

为什么他们不顾本国政府的反对,也要加大对华投资?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能源危机。

现在的欧洲,能源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程度,如前段时时间,意大利南部的某位企业主爆出自己的能源账单,2021年7月仅为12万欧元,到了今年,7月账单暴涨至97.9万欧元,翻了近8倍。

更倒霉的是一些能源密集型企业,不要说盈利了,越生产越亏。今年8月,德国生产电解铝的成本达到了4200美元/吨,而当时的铝期货价格只有2300美元/吨,也就是说成本价已经是售价的2倍了,这还生产什么?

任何制造业都离不开能源,离不开电力,不仅是能源密集型产业,我们印象中芯片这类高新制造业,也非常依赖电力资源,而且往往越是高新先进的工艺,耗电量就越大。可以说,能源短缺已经扼住了欧洲制造业的咽喉。

欧洲政府其实为高耗能企业推出了一些补贴政策,但也只是暂时“止渴”,只要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不变,恐怕欧洲的能源危机将一直持续下去。

那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能好吗?前几天北溪管道被炸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

在此背景下,能理解欧洲企业的产业迁移了吧?至于迁移到哪,环顾世界,综合考虑成本、产业配套、人才等等因素,美国人力贵、印度产业配套差,东南亚人才少,其他地方也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于是中国成了欧洲制造业外迁的不二选择。

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了解以上信息后,可能还是会有人抱怨:“看起来是很好,但我周围的情况却越来越糟。”

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如此,自2020年开始,疫情反复、经济增速放缓、教培行业垮塌、房地产暴雷、种种负面消息让“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在互联网上频繁刷屏,大环境不如从前是不争的事实。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相关行业的造富狂潮却如火如荼。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按照上市公司董事长直接持股市值计算,截至今年7月24日,持股市值超过百亿的新能源产业链董事长将近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