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桥壳制造技术质量工作计划(江门先进装备制造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4-06-03 19:39:34 制造技术 109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是台山工业新城引进的重大项目,从落户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图为该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在新会圭峰高科技工业园,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传感器,每天都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全国各地,被广泛应用于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的产品链条中。鲜为人知的是,江门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竟然将一个小小的压力传感器做到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占有率的全国第一,并依靠传感器技术成功进入工程机械、汽车安全等领域。

桥壳制造技术质量工作计划(江门先进装备制造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江门装备制造业涌现了不少像康宇这样的行业“隐形冠军”,全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江门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2015—2017年,江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为12.9%,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年平均增长34.2%。

扶持政策力度加大、产业集聚基本成型、高端研发平台纷纷落地不断涌现……今年以来,江门装备制造保持快速发展,全市新引进投资超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42个,总投资额405.1亿元。其中,2018年新开工投资额超1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达到28个,新投产投资额超1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达到24个。

近年来,江门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狠抓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一批龙头企业的崛起,先进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撑。今日,40多家企业将代表江门参加第四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向外界展示该市先进装备制造的发展亮点。

政策引导

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92.91亿元

近年来,江门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产业保持较快发展,为全省深入实施“珠西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年初,该市制定出台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江门市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方案,未来3年全市将重点发展五大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预计超过6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工作母机类制造业三大产业的年产值均有望超过百亿元。

江门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以来,江门放宽了对企业申报“机器人应用”补贴和技改事后奖补的门槛。例如,“机器人应用”政策将企业购置设备门槛降至100万元,单个企业项目最高可获得扶持资金150万元,政策延续至2020年;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机器人应用”项目,将技改事后奖补普惠性政策扩大到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企业。

“通过实施工业技改,我们实现了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好了。”科杰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李春生说,科杰机械大力推进工业技改,不断提升生产效率,近3年累计获得政府技改奖补资金逾2000万元。

随着技改扶持力度的加大,江门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意愿越来越强。据统计,今年1—10月,江门共安排技术改造方向扶持项目94项,合计扶持资金约1.7亿元。自2016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46.93亿元。其中今年1—10月,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92.91亿元。

为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效用,江门目前已完成了“江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金”“江门市创业创新基金”的设立及工商登记工作,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值得一提的是,江门与粤财集团共同筹建了全省第一个珠西区域子基金,共同推动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工作,其中沈阳机床“智能云制造项目”成为粤财珠西基金第一批直接投资项目。同时,该市还联合粤财担保组建了江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设立了总投资超80亿元的4个专项产业基金。

江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市将继续深入实施“珠西战略”,依托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创新资源,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以轨道交通、工作母机、机电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江门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内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的机会,立足广东、面向华南地区,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的合作,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市场资源,发展壮大中车广东公司,把中车广东公司打造成为省内轨道交通核心企业和中车公司华南总部,从而带动全市轨道交通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集聚

新引进42个投资超亿元项目

在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华重工”)宽敞的制造车间里,一排排车轴垒成一面面铁墙。从流水线下架后,这些车轴将被出口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等60多个国家。

富华重工是亚洲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生产商,作为富华集团落户江门的首个项目,2010年该公司正式投产后产值一路攀升,产业扩张的步伐一直未停歇。随着富华集团位于新会的铸锻公司多次增资扩产、机械工业园项目落户鹤山,一个庞大的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也初具雏形。

随着富华重工这样的装备制造巨头快速崛起,江门先进装备制造的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市引进了42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包括投资50亿元的商用车底盘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投资40亿元的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投资25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投资15亿元的镁合金新材料基地项目、投资13亿元的医疗智能化光学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等。

春江水暖鸭先知。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落户江门,引发了连锁反应。如今,引进一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并以此拉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已成为江门迅速做大装备制造“蛋糕”的一个秘诀。以海信江门项目为例,该公司落户蓬江区后,吸引了不少外地配套企业到该市投资建厂,推动该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其中便包括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海亮公司是国内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2015年3月,海亮铜业在珠三角的首个制造项目落户台山工业新城。该公司能源装备部部长凌金榜告诉笔者,预计到2019年,该公司的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成为台山首家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

随着产业集聚基本成型,行业龙头也不断涌现。例如,在轨道交通产业,江门拥有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具备和谐号动车组生产资质的中车广东公司,从制造到研发、人才培育、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同时,装备制造企业在江门的投资热情越来越高涨,也推动了全市工业加速发展。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65.2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排在全省第4位;工业投资总量在全省排名从2016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5位。

创新驱动

高端研发平台助力江门企业快速发展

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原本只是一家以雕铣机业务为主的小企业,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源组建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军企业。

“此前我们已成功申请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这两个研发机构的基础上,后来又新成立了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以进一步整合相关研发资源。”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陈完年介绍。

科杰崛起的秘诀,在于该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组建的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陈完年说,科杰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研发团队功不可没。“此前我们已成功申请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这两个研发机构的基础上,后来又新成立了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研究院,以进一步整合相关研发资源”。

实际上,作为本土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江门除了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组建相关研发机构推动产业发展,近两年来更积极引进不少外来科研机构,作为推动该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

近日,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对外宣布,该研究所将在江门设立区域中心,并组建一个50人的创新团队。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和考察,该研究所近日最终确定与地尔汉宇公司旗下子公司——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江门中心。

珠西智谷智能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虎则告诉笔者,该研究院是江门针对自身缺乏高端、前沿先进装备研究院的问题,与具有香港科技大学背景的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重点合作建设的项目。“目前,我们的重点发展方向就是打造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重点领域集中在CNC、机器人、节能装备、纺织与半导体精密装备上。”

省智能制造研究所的落户,是珠三角创新资源向江门装备制造产业转移、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江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研发机构进驻,助推当地装备制造挺进价值链上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据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门不少企业都在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欧佩德公司已取得330KW以下伺服电机开发、生产的自主产权,并具备500KW大功率伺服电机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富华重工“一件式”挂车车轴整体热处理成形、“一体式前桥”“整体式桥壳”等产品工艺技术世界领先,并打破了国内以往同类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外,中集车辆在全国首创铝合金油罐车罐体两节筒专利技术产品;海目星科技锂电池极片激光切割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鸿电气可生产世界最大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

数据显示,江门今年共新增无限极等6个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富华重工等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如今江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50家。大力推动企业应用机器人,今年共扶持“机器人应用”工程项目11个,撬动新增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投入约5500万元。

■延伸

装备制造企业借“机器换人”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006年,我们拥有960名工人,每月可生产排水泵40万个;实施工业技改后,工人人数下降到800名,但每个月排水泵的产量却增加到400万个,生产效率提升了不止10倍。”近年来,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开展“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尝到了技改甜头后,该公司董事长石华山对接下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在江门,像地尔汉宇这样的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窗口,不少企业纷纷通过“机器换人”加快升级步伐,从加工制造走向自主品牌塑造。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江门企业正在掀起一股“工业技改潮”,成为该市先进装备制造发展的一大亮点。

推动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走向智能化生产

在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位于江门台山的生产基地,年产10万吨精铜的大车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声、铜制品撞击声此起彼伏,两台大型行车不断来回运转……

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江门装备制造挺进产业链上游,不少企业纷纷自发通过“机器换人”、装配自动化等手段,对生产线进行工业技改,共同推动全市装备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化生产。

在广东鸿美达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门蓬江的生产车间,从原料进料到成品切割,所有制造工序皆由自动化流水线来完成,机械手忙碌地从自动化流水线上不断抓取生产成品。

“整个车间的60台机器同时开动,一天下来能生产超过30万根水管,年产值可达到1亿元以上。”该公司董事长厉晓晓说,鸿美达是美的、格力、海信等国内一线家电品牌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近年来一直在谋求扩大生产,近几年先后投入了近2000万元资金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由此,通过“机器换人”的形式,该市摩托车、水暖卫浴、电机、不锈钢制品等传统行业自动化改造或升级换代的进程不断加快。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是江门新会的一家老牌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从事电力装备相关产品的开发、制造,尽管中间历经了多次改制,但至今仍然是当地纳税大户。在该公司的研发实验室,笔者目睹了该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六轴机器人应用设备的神奇表演。该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李仕奇说:“运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这款自动化设备可用来代替人工进行产品加工、后期检测等工作。”

与其他进行“机器换人”的企业不同的是,大光明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由自己的团队研发、装配,这样也使自动化设备与企业的生产需求吻合度更高。据该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李仕奇介绍:“根据我们公司生产工艺的实际需求,公司的技术团队先设计好相关方案,然后公司再去采购设计方案中所需的零部件,拿回来后再自己装配、开发软件、调试,最后应用到实际生产环节。”

携手“互联网”

抢占高端机器人市场

今年5月,江门出台了《江门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作方案》,希望通过深入推进“互联网”,形成制造业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江门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区。

在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进程中,工业机器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广东传统的制造业城市,江门传统制造业基础深厚。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推进,江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将迎来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目前,该市已有不少企业进行了自动化改进,成为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示范基地。

在广东威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内,数十台国内最新的智能数控机床紧张运作,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将各项生产指标直接上传到云端,企业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到生产细节。业务经理陈鸿辉介绍,这些智能数控机床来自江门2016年成功引进的“智能云制造项目”。

2015年,南大机器人从深圳转战江门,助力江门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看准了江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公司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也通过与五邑大学、南方职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机器人的技术研发水平。”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赵伟雄说。

“互联网”与“机器换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推动江门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潜力股”。成立于2017年的印星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设计、研发及生产动感控制仿生机器人的高新科技企业。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印星最新研发的机器人品牌——路邦(Roborn),使用九轴MEMS动作感应芯片和自主研发的数据运算芯片,将三维空间动态控制和平衡原理结合先进的机械设计和尖端电子感知技术来操纵机器人。“控制员戴上动感控制装备,透过肢体活动就能轻松地控制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

而成立于2016年的蚂蚁机器人,同样是江门机器人设备生产企业中的“未来之星”。该公司早在成立当年便研发出“一体化伺服电机”,并拥有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据了解,该公司的“一体化伺服电机”采用一体化设计,电机、伺服驱动、绝对编码器三合一,具有体积小、响应快、操作方便、噪音低等优点,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公司的第一代蚂蚁机器人产品中。

撰文:董有逸郑琦

编辑统筹:李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