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制造技术 >详情

熟班铜制造技术(非遗赋新|斑铜——千锤百炼铸就时代精品)

发布时间:2024-07-30 19:13:38 制造技术 527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人类聚居而为城市,而一座城市本身又如一个人。如果说建筑是筋骨,经济是血肉,那么文化就是灵魂,是一座城市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作为城市文化最鲜活的注脚,非物质文化遗产穿越历史的长廊,在不断的传承创新中,凝聚着我们的城市灵魂。

熟班铜制造技术(非遗赋新|斑铜——千锤百炼铸就时代精品)

当下,虽然“非遗”的概念已从生疏到被人熟识,但如何让非遗不仅仅活在历史中,更活在当下?——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斑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碧用十余年的坚持、探索和创新,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李碧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市风景画协会会员、云南省“滇工李”雕塑艺术——李碧金工工作室创始人

当盘龙君一行人到达李碧位于园博花鸟市场内的新工作室时,他正在精心雕琢着一件“特殊”的作品。说其特殊,原因有二:其一,是其制作工艺之繁琐,对雕工要求之严苛,都远胜传统意义上的斑铜作品;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碧对其倾注的心血、期许和不为人知的自豪感。

这件名为《鹤舞金沙》的作品以我国白鹤滩水电站大坝为创作原型。谈到自己的创作初衷时,李碧显得有些激动:“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是目前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巨型水电站,创造了多项纪录: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同时大坝承受总水推力达1650万吨,世界第二;拱坝坝高289米,世界第三。”

“自这个项目启动,我就十分关注,多次前往现场采风。了解到大坝已于今年5月浇筑到顶,电站首批机组发电,又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于是就萌生了创作这组作品的想法。一来为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鼓与呼,二来礼赞我们伟大的党,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非遗要传承,坚持传统是根本,不断创新是关键。一方面是要坚守好传统这根‘主心骨’,确保在传承过程中不迷失、不偏航。另一方面,非遗的传承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谋求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确保让非遗融入到时代之中,绽放光彩,焕发生机。”

作品局部图

提到斑铜制作技艺,李碧用了八个字概括:奇在天成、贵在匠心

“斑铜有‘生斑’和‘熟斑’之分。‘生斑’由东川、会泽一带的自然铜加工而成,即铜矿附生矿中含有其他金属杂质之结晶者,自然铜颇不易得,因此产品甚少,被称之为稀世珍品。”李碧一边带着我们参观陈列在工作室各处的斑铜作品,一边为我们科普斑铜的相关知识。

“生斑制品晶斑锃亮璀璨,富丽典雅,重量轻,色彩自然,光斑立体感和光泽度较好。但其生产工艺也很复杂,主要有选料和净化、锻打成型、烧斑、整形、煮斑、提斑和露斑、打磨这几个步骤,有的工序须反复多次,稍一疏忽即前功尽弃,历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绝大多数为熟斑斑铜制品。”

据李碧介绍,所谓“熟斑”是指用几种金属按严格的配比熔炼成的一种合金,制作工艺是用失蜡铸造,成型性能好,所以品种很多,造型较“生斑”也更加细致、典雅、丰富。

其中,纹饰錾刻精修是斑铜制作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斑铜铸件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很难铸造出清晰的纹饰,传统上都是找技艺娴熟的师傅根据设计稿鏨刻出各种图案。

鏨刻工具更是多至百余种。鏨刻时,为保证铸件不变形,要在铸件中填充自制的工艺胶,鏨刻完后,再熔失出来。

前期在泥胎上雕塑出作品的细节轮廓

“斑铜工艺的制作技法上,吸收了历代中华工艺技能精华,包括铸、敲、锤、镂、錾、镶、镀、掐等,以及独特的表面处理、显斑技术。

其中錾刻工艺是金属工艺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錾刻工艺的水平往往决定着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好坏。斑铜工艺掌握的錾刻技术大致有阴錾、阳錾、平錾、镂空等工艺表现方法。”

多年来,李碧一直致力于云南斑铜、银、乌铜走银这三种云南特有金属工艺的融合探索,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的《吉祥八宝瓶》《聚龙熏》《俏孔雀》等作品荣获省各级奖项,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认可。

在问及“如何评价一件斑铜作品的优劣”时,李碧回答说:“要看四个方面:第一是原材料,第二是设计水平,第三是制作工艺,最后要看着色效果。”

传承发展是每个非遗匠人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对此,李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从六个方面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为此,李碧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例如建立传习馆,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喜爱上斑铜工艺;推进非遗进乡村,与滇源街道三转弯村的苗族村民们进行互动,教授他(她)们如何将苗族的传统银饰与斑铜制作结合起来,探索非遗扶贫之路;与高校院所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充实斑铜工艺的艺术理论基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等等。

在采访临近尾声时,李碧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看待非遗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有大的发展观,只有将自身纳入到时代的大环境中加以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进“见人见物见生活”良性发展轨道。

斑铜知识小百科

云南斑铜是金属工艺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其金属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绮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工金属工艺一绝。

云南自古盛产各种有色金属。到了秦汉时期,古滇人创造了以江川李家山和晋宁石寨山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古滇族青铜文化。作为斑铜原产地的明通、会泽在秦汉时期属滇国北界,盛产铜、锌、铅等金属,当时国矿冶业的兴旺而鼎盛一时。

到了明朝,会泽的铜,铅进入了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时期。清乾嘉年间,因清政府对铜的大量需求,在开采、冶炼、铸造、京运等方面可谓盛况空前,每年运往京城的铜,额定数为633.144万斤,会泽县城因此被冠以“万里京运第一城”。矿冶业的兴旺,吸引了赣、浙、桂、川黔等地商贾云集,至今会泽留下各省会馆,寺庙100余座,形成了别具格的铜文化和会馆文化。

斑铜工艺品约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早期的斑铜采用云南东川铜矿石为原料,经锻造、绕斑、组合、焊接等工艺制成。斑铜的制作工艺是用天然的斑铜矿,经过手工锻打成所需器皿,最后烧斑和烙斑,形成有深蓝,紫金,赤红等色的金属辉斑,故名斑铜。

清朝雍正年间,出现了以“米氏斑铜”为代表的斑铜制作工艺,形成了一条铜匠街,此为斑铜器工艺鼎盛时期,铜匠街上有二三十家斑铜手工作坊。在其后的200多年间,斑铜生产发展到了昆明。并形成了斑铜生产作坊条街民生街(原名二屠街),有“博古堂”、“宝泰祥”等斑铜作坊。

1914年由张氏铜匠制作的“方耳香炉”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张氏铜匠的斑铜技艺名噪一时,随后的几十年间,由于天然斑铜矿资源的减少,斑铜工艺的制作走向衰落。到20世纪30年代,该工艺几近失传。

1987年4月,斑铜“大跃马”作为中国政府祝贺金日成主席寿辰的礼品,由中国艺术团携往朝鲜,1992年10月,斑铜“孔雀明冥王”赠予泰国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殿下,斑铜“跳马”作为国礼赠尼泊尔首相。斑铜“孔雀瓶”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由云南省作为贺礼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