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机械制造 >详情

机械制造领域资深专家(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二))

发布时间:2024-03-15 15:22:50 机械制造 124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接《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一)》。

顾国彪院士(1997年当选)

机械制造领域资深专家(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二))

顾国彪,1936年6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电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力设备新技术实验室主任和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1958年顾国彪从清华大学电机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历经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任课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研究部主任,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1999年起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学部副主任,院士增选委员会委员。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1958年开始顾国彪一直从事大型发电机新型蒸发冷却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工作,实现了一项国际创新技术从研究到产业化的全过程。他长期从事大型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对不同沸腾温度、循环原理、冷却结构的蒸发冷却系统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共同建立了相变传热应用于大电机冷却的理论基础,将常温无泵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工业机组,从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新型冷却技术。将蒸发冷却技术拓展到包括风力发电机,超级计算机、推进电机和变频器等其他电气与电子信息设备领域,拓展了电机,电器和热工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形成了电气设备的蒸发冷却技术的交叉学科方向。他长期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与电机制造业和电力企业合作,先后研制成功1.2兆伏安定转子全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50兆瓦定子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以及10兆瓦、50兆瓦、400兆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和三峡地下电站两台700兆瓦的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蒸发冷却技术在风力发电机、超级计算机和各种磁体及磁选设备等方面的应用也正在产业化进程中。

顾诵芬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顾诵芬于1951年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航空工业局生产处工作;1952年至1956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技术科工程师;1956年至1961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设计室高级工程师;1961年至1978年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室高级工程师;1978年至1986年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年至1991年担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担任航空航天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担任中航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2];2021年11月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顾诵芬主要从事飞机的气动力设计。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在中国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中国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中国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的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他主持歼八飞机的气动力设计,任歼八飞机型号总设计师,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担任歼八Ⅱ飞机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法,把飞机的各项专业技术综合优化于一个机型中;主持了主动控制验证机的研制;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合作研究远景飞机布局等。

关杰院士(1997年当选)

关杰,1939年11月13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原籍福建莆田,连铸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关杰于1963年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进入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工作;1987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4年晋升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担任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杰长期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数十年来一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重视调查研究,跟踪学习中国国内外连铸最新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及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及时应用于他所承担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之中,做到不断有所改进、提高和创新。1965年初,参加了由一机部和冶金部组织的联合设计组,设计和研制当时在世界上属于最早、浇注断面最大和品种最多的重钢R10--2300弧形板、方坯兼用型连铸机。随后,又承担了方坯、板坯连铸机中的钢包回转台、中间罐车、晶器、支撑导向段、二次冷却装置、机械式方坯剪、液压式板坯剪等重要单机设备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也先后承担了连杆式回转台、结晶器、振动装置、拉矫机、扇形段更换装置、蒸气密封室、火焰切割机等关键设备的审图、把关工作。这些设备均已成功地应用于重钢公司、上钢一厂、柳州钢厂、安阳钢厂等钢铁企业内,部分连铸机还出口阿尔巴尼亚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参与编写宝钢板坯连铸设备立足中国国内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参加赴日联合设计工作;负责编写中国国内外各类连铸机及关键单机设备的报价书;负责编写“七五”期间薄板坯连铸关键技术试验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负责编写攀钢1350毫米板坯连铸设备“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还负责编写过“在线调宽结晶器的研制”、“大型钢包回转台结构强度试验研究”等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题和研究报告。一些项目已列入国家“七五”、“八五”核心部分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他还主持“七五”、“八五”期间大型钢包回转台的科技攻关项目,并以攀钢板坯连铸机作为依托工程进行连杆式钢包回转台的试验研究工作,已获得成功。“九五”期间又立项并主持科技攻关项目“结晶器振动系统的研究”,对非正弦液压振动进行试验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参加了美国中兴钢厂2032毫米板坯连铸机改造设计中的技术攻关,负责支撑导向段的技术设计和振动装置、结晶器等设备的审图和方案制定工作,并获实用型专利1项。该项目已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了上钢三厂300毫米×2000毫米板坯连铸机的方案和重要技术问题的讨论和制定,并负责一些关键设备的审图工作。特别是作为总设计师关杰主持了中国第一套立足国内研制的年产板坯百万吨级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攀钢1350毫米板坯诖铸机成套设备已获得成功,扭转了中国国内大型板坯连铸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郭重庆院士(1995年当选)

郭重庆,1933年6月17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先后兼任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合肥工大、山东工大等校教授,并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分会顾问,河南省科协名誉主席,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就职于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院。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重庆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咨询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先后承担30多项国家及部重点建设项目总设计师工作。曾担任世界银行上海机床项目及世行沈阳工业改革项目总设计师,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生产合理化的改组及生产现代化的改造,实现了企业整体改革、改组及改造。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一】上海机床公司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技术改造项目。此项目是建国以来机床行业最大的建设项目。【二】第七砂轮厂“七五”棕刚玉扩建项目。此项目是国家下达提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国家重点项目之一。

郭孔辉院士(1994年当选)

郭孔辉,1935年7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汽车设计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郭孔辉于1956年从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毕业,之后分配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北京汽车拖拉机研究所;1958年随单位迁到长春;1981年至1983年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运输研究所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1991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调任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至2004年担任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至2004年担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2017年创办轮胎动力学协同创新联盟。

郭孔辉主要从事汽车工程研究。在轮胎力学、汽车动力学以及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最早把近代系统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科学研究的学者;主持了多种新型汽车的开发与多项行业重大课题的研究。

胡正寰院士(1997年当选)

胡正寰,男,汉族,1934年7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湖北省孝感市,零件轧制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零件轧制研究中心主任。

1952年至1956年,胡正寰在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56年至1981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担任讲师;1981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副教授;1985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正寰长期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成形这一创新课题研究与应用工作。从1958年起从事零件轧制(斜轧)研究,从1973年起从事楔横轧研究,进行零件轧制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胡正寰所领导的课题组已在中国27个省市推广零件轧制生产线近300条,其中16条零件轧制生产线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开发投产的零件500多种,包括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的轴类零件与球磨机、轴承、电镀中的球类零件等,已累计生产500多万吨。

黄崇祺院士(1997年当选)

黄崇祺,男,汉族,1934年11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导体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电缆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57年,黄崇祺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后进入国家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崇祺主要从事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双金属和再生铜压力加工制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主持研制铝包钢线生产工艺,在成型压合和连续清洗生产线的关键技术上有中国式的独创,解决了跨越江河的大跨越电力线路及钢铝结合中的偏心等关键技术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负责研制33万优扩径架空导线,成功地应用于从关中到刘家峡电站的连接上。20世纪80年代,负责研制电工用铝课题,达到国际标准。20世纪90年代,负责研制导电用稀士铝导线研究、解决了国际难题,技术经济效益巨大,提高了中国电工铝导体和稀土电工铝导体的导电率,解决了量大面广的国产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