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机械制造 >详情

任县茂发机械制造(蒲城出了个才女)

发布时间:2024-05-24 13:51:09 机械制造 699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读了《黄土情》后,我想到古代的才女。我国古代出现过很多才女,她们聪颖早慧,智力超常。才华横溢,名贯文坛。

东汉蔡文姬是个长于音律的作曲家,她因父罪被流放匈奴,创作《胡笳十八拍》,曲调忧怨哀伤。被曹操以千金赎回。

任县茂发机械制造(蒲城出了个才女)

武则天时代广州有一女子,因佚其名,故称南海女子。她七岁能赋诗,诗名远扬,感动了女皇,诗被选入《全唐诗》。

还有谢道韫,徐惠,薛涛等均是“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以上这些才女,都是宦门之女,闺阁之秀。日每受书香熏陶而成名,没有一个是寒门之家的。今天我向读者推荐的是本书作者。她是一位出身寒微,自学成才,著作丰盈的才女。

周菊敏,1954年出生于蒲城县东杨乡周家塬一户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更因文革动乱,只上了四年初小,便辍学务农。婚后以经营果园为主。现在是城关镇关帝五组村民,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曲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会员,蒲城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兼城南分会会长。

我原来和周菊敏不很熟悉。2013年蒲城县政协征集“蒲城精神”写作稿时,她第一次到我家商讨如何写,并让我介绍一些蒲城名人的情况。谈话中间我发现她善于思考,是个谈吐不凡的人。隔了几天她又来说想写一些蒲城人文古迹、风土人情、山水景观方面的对联,让我给她提供一些资料,我送给她我最早出版的《尧洛轶文》。

今年七月一日前她又邀我参加了城南分会庆七·一诗歌朗诵会。会中我深感这分会的工作在她的领导下,人才辈出,如日中天。会员作品,成果累累。发表在诗刊联刊上的很多,一枝独秀,成了万紫千红。真是一朵鲜花红烂漫,万紫千红才是春。经过多次交谈,我对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她富有感情,喜于激动,生性耿直,坦言不讳,长于言词。这是她创作的基本渊源,难能可贵。最近,她送来了这几年的创作成果,让我看后写序。我觉得她的艺术道路值得总结宣传推广,她的作品丰富多彩,值得介绍给大家共同欣赏,便愉快的接受了。

纵观全书,我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

卷帙浩繁,内容宏富,是特点之一

开宗明义,首列“百联话蒲城”,包括蒲城雄姿,山水景物、党政部门、古今名人等等。桥陵石人,六龙壁九眼门,神话传说,土特产品,苹果酥梨,椽头蒸馍,八宝辣子,以及名优小吃、土布剪纸、面花、麦草艺术等。对联还有“时政放歌”,“山河揽胜”,“生活荟萃”等千余副对联组成。诗词方面有散曲、律诗,绝句,如“仙吕·一半儿”,“正宫·叨叨令”,“忆秦娥”,“快板”“小品”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是作者怀着满腔的黄土情,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而激发出来的。这里向大家介绍一首七绝,“半夜提笔”,“覆去翻来睡不着,开灯提笔又搜索。群星帮我脱愚昧,明月邀咱和曲歌”。可以看出她创作的艰辛和上下求索的精神。

中和之气是特点之二

声律,主要在“和”与“韵”上。异音相从,配合得当,前呼后应,就产生和谐之美。诗者,心之声也。《中庸》上有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性情蕴藏于内,不偏不倚谓之中。表现出来要喜而不狂,怒而不怨,哀而不伤,乐而不泆,谓之和。万物中和,蓬勃茂盛,人若中和则高寿,物若中和则茂发,文若中和则灿烂。天地中和则风调雨顺,这也是衡量诗词联曲和文章的最高标准。如“吴三桂屠城”一联,这本是愤怒哀怨之作,可是作者上联只用了九个字,就概括了吴三桂的凶残,再用九个字的下联概括了原毓宗拯救西府人民的功德。原联是:“万人遇难,血染红土场;西府幸存,恩感老原家”。十八个字反映出怒不怨、哀不伤、喜不狂、乐不泆的情怀。再如散曲“双调·大德歌”中的“为母亲送寒衣”和“送姨母”。送寒衣“风嗖嗖,雨潇潇,天地昏昏落叶飘。预报寒流到,阵阵心痛乱糟糟。寒衣冥币怀中抱,热泪漫荒郊”。送姨母“北风疾,恶云低,阵阵寒流心口袭。热泪夺眶溢,手扶白练漫步移,白蝶一把飘天地,杜鹃悲凄凄”。这两首曲,笔法是一致的,都是哀悲之作。从景观上可以看出,前曲在秋季,以雨为背景。后曲在冬季,以风为背景。不论秋景冬景,景色不同,反映出作者的情感是一致的。寒衣,白蝶,前实后虚,这是独到之处。中和之气跃然纸上。

以群众为师,扎根群众,为工农兵服务是特点之三

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平民百姓,整天和群众在一起,没有一点架子,这是她最基本的优势。她创作的东西首先让群众鉴定。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感动了她,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时她家果园桃子熟了,她上街卖桃,带上孙子用过的本子和铅笔,没有买主时就写电视上一幅幅画面,几天后一首快板诗《誓与同胞心相连》的处女作诞生了,她高兴地拿到文化广场,打着竹板念给大家听,听的人越来越多,竟赢来阵阵掌声。获得成功,创作的信心坚定下来,这年她参加了蒲城县诗词楹联学会,同时上了老年大学,开始了创作生涯。她创作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如《结婚》是根据社会现实生活提炼出来的快板诗。说的是四代人的结婚:“抗战时期我结婚,鬼子扫荡进了村......破烂被子破衣裳,蛐蛐老鼠闹洞房。六十年代儿结婚,房新被新桌柜新。嫁妆陪得真不少,自行车子报时表。八十年代孙结婚,电器齐全带三金。曾孙要把喜事办,买房就花八十万”。她以四代人的结婚对比,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她写出的大量对联,诗词、散曲,发表在县、市、省乃至国家级三十多种刊物上。获得了第五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全国诗联大赛金奖。作品编入《中国诗词》、《中华国粹年鉴》等刊物上。被诗词百家杂志社等三家授予“诗词领军人物”称号,被渭南市楹联学会评为“秦东联坛十英”。

巧用古典,今古结合是本书特点之四

求知的欲望促使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老师,问朋友,甚至向小孙子也学习。特别是后来学会了拼音,学会了电脑,一下子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手指点,门路洞开,如进宝山,琳琅满目,珠玑遍野。古典词汇,美不胜收。在这方面她运用比较得体。反映在作品上是知识广博,思路大开,作品大气磅礴,汹涌澎湃。如国家授时中心联,“嘟!几声,惊醒日星月;嘀!一下,指挥天地人”。概括了授时的作用。民间剪纸:“一把剪刀,剪出新世界;几张红纸,红透大乾坤”。把剪纸艺术描述的活灵活现。古风卤阳湖:“阳春驾舟湖面行,浪花阵阵涌心中。哪路大仙显身手,西湖一夜落秦东”。最后一句是惊句,气势宏大,思路绝妙。缅怀杨虎城联“大雁南飞,代我传书,劝将军当笑,百里金汤呈烂漫;忠魂北望,倚槎归故,伴尧洛常听,五原热土唱英雄”。这幅对联构思奇妙。既悼念又安慰,既说已往,又反映现实。反映了作者的睿敏。不论是诗联,也不论是记事,寓物都是出言惊众,妙语连珠。

吟诗撰对,离不开典故,儒学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有人说,传统文化过去受到过批判,已为新文化运动所代替,这话是不对的。知识虽有古今之分,但没新旧之别。我们现在不可能系统的读这些古书,但读一些汉语词汇比较丰富的书,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治家格言》等,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总是可以的。

声律,音律运用自如是特点之五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它采集于民间,服务于宫廷,遍及黄河长江下游地区。不拘于平仄,读起来琅琅上口,诗的体裁是赋、比、兴。赋是直说,比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自己所咏之物。赋比兴几千年来早已化解应用于历史的诗词曲赋中。《黄土情》中都有充分的表现。自南北朝以后,人们翻译佛经始有了四声,发展到明清,平仄达到极限,诗词楹联的字句,词性、结构、节律、平仄达到无一复加的程度。格律的要求是摆在初学者面前的拦路虎。但周菊敏并没有退缩,她向老师学格律,向专家学电脑,向小学生学拼音,硬是弄懂了联律,韵律,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

运用方言俗语,提高对读者的感染力是特点之六

方言俗语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的变体。在诗联比较文雅的整体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她像微风徐徐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和浪花。又像花园中点缀异色花草,令人赏心悦目。

书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比比皆是。《誓与同胞心相连》的快板中,把地震称为“地球变脸”。“竹板一打连天响,众位乡党听我讲。五月十二两点半,地球突然把脸变。百万同胞遭大难,美丽的城市刹时不见面。高楼变成瓦砾滩,水路、电路、交通、信息全中断”。几句方言俗语把地震破坏力全盘刻画出来了。再如描画文化广场,“登踏歩,转手轮,加强锻炼;吼秦腔,踩舞曲,打造文明”。一副对联把广场描述的活灵活现。再如“尧山庙会”,“焦庄芯子”,“桥陵石刻”,“面花艺术”,“八宝辣子”等等,描述的都很精彩:“缩身瘦骨,龙蛇虫鸟盘中舞;疏叶截枝,菊桂梅兰碟上开”。面花艺术活灵活现。更奇特的是蒲城博物馆联:“古槐造册,几座殿堂藏历史;北塔值岗,千秋字画播文明”。把博物馆门前的古槐和后边的北寺塔也人格化了。一是造册登记者,一是站岗放哨者。还有散曲【仙吕·一半儿】圣地太白山:“奇峰峻岭纵连绵,雾绕云蒸飞瀑帘,春夏秋冬一日观。太白山,一半儿人间一半儿仙”。再像她创作的《杨虎城借债》,说的是杨虎城向西安大商人借钱的故事,语言生动流畅,人物刻画逼真,情节曲折。特别是二人格斗交锋的场面,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子用笨镰,商人用九截鞭,你听“少罗嗦!手起笨镰落,咔嚓!碗口粗的大杨树,一镰砍成两半落。万全一看心打颤,唰!、腰里抽出了九截鞭,顺手一拉又一掀,六尺长鞭直冲天......金鸡独立鞭一点,芦苇削倒一大片。汉子上前一抱拳,佩服佩服声声连。万全神情刚一转,汉子飞落他面前,明晃晃的一把镰,架在万全脖子边。万全猛虎发了威,恼羞成怒长鞭挥。呼!呼!呼!上三路,下三路,滚鞭、甩鞭、曲鞭、直鞭直向大汉致命地方窜。大汉不慌也不忙,东一躲,西一藏,一隔一挡一来一去鞭赶流星两无伤。正斗间,汉子顺势手一扬,鞭子缠在笼畔上,一送一收又一放,咕咚!万全栽了个背朝上”。这些格斗的场面,绝对会使读者如临其境,也会让你似乎听到格斗的声音。

这就是方言俗语的作用。

刘福谦:1929年生,蒲城县贾曲人,曾任县农业局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副编审职称。主编《蒲城县志》,著有《蒲城历史丛话》、《尧洛轶闻》、《志庐闲笔》及续集等书。退休后任蒲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楹联学会顾问、蒲城县书法学会副主席、县老年书画学会副会长。获蒲城文化名人、秦东联坛十老称号和陕西省孙髯翁终身成就提名奖,现为蒲城县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

周菊敏:笔名崛起。女,1954年生。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散曲学会、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会长、散曲学会常务副会长。《尧洛风韵》主编。著《黄土情》《百联话蒲城》等书籍。主编《中国对联集成·陕西卷·蒲城分卷》《美丽蒲城征联荟萃》《尧山雅韵》第七、第八集。诗词、楹联作品多次获国家级优秀奖、佳作奖、银奖、金奖、等级奖。2014年被渭南市楹联学会授予“秦东联坛英”称号,2016、2017、2018年被渭南市楹联学会评为对楹联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2017年被陕西省楹联学会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取得“全国联教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黄土情》《百联话蒲城》书籍被渭南市档案局名人建档馆永久收藏。

原文作者:刘福谦(本文是2014年重阳老年节于志庐为《黄土情》出版所作的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