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机械制造 >详情

山东曹县精谷黎麦机械制造(莎泉岭上真扶贫 ——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广灵县养丽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养利)

发布时间:2024-03-08 17:13:49 机械制造 165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莎泉岭上真扶贫

——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广灵县养丽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养利

山东曹县精谷黎麦机械制造(莎泉岭上真扶贫 ——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广灵县养丽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养利)

地处山西省东北边陲的广灵县,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燕山——太行山”扶贫攻坚主战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级深度贫困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前沿阵地,一名模范退役军人,发扬当年部队钢铁战士的奉献精神冲锋在前,以自己强烈的家国情怀,倾力发展食用菌、有机蔬菜、特色杂粮种植产业,带动当地贫困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他的事迹受到全县人民的普遍赞誉。

走近高养利

今年7月19日下午,我突然接到老同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元明电话:“赶快来我办公室,有一个重要的宣传任务,想请你帮忙!”

我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匆来到老同学办公室。他拿出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公室《关于征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模范个人宣传稿件的通知》文件给我看:“高养利是我县向上级推荐的模范退役军人,代表着我县我市乃至我省的形象,国家军地有关部门对他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勇于奋斗的时代风采给予充分肯定,已列入“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拟表彰对象,日前正在公示阶段。省厅安排的这项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文字要求质量高,时间又很紧急,三天内必须完成。你是中国公文写作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县出名的笔杆子,这个活你干我最放心!”

写高养利,我心中确实没底,但又不好推辞,只好满口答应。李局立马打通高养利手机,让他安排我的采访。

高养利其人,事迹我早有耳闻,虽未曾谋面,但神交久矣。第二天上午9时,他开车准时到县城我家楼下接我。初次相见,40岁出头的他,身着朴素,看起来虽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他刚刚从十公里外的合作社园区风尘仆仆赶来。

一上车我们便交谈起来。我问他的人生经历,他说,1996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山东烟台某部连队,连续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被考核为“全优新兵”,给部队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两年短暂的军旅生涯中,他多次参加部队统一组织的驻地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突工程建设任务,每次他都奋勇争先,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我问他退伍回乡后的情况。他说,农村义务兵虽然服役时间不长,但他在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开拓了视野,锻炼了意志,构筑了梦想。回乡后,他在县里一家工业制造民营企业从销售员干到业务经理。这八年多的时间,使他切身感受到市场的无情和有情,同时也收获了人生的感情和爱情。由于工作积极肯干,业绩突出,公司大学生员工小边看上了这个有着军人魅力的“兵哥哥”,以身许嫁,好事天成。婚后小边考上了本县大学生村官,后又成为县国土资源局一名事业干部,这位“贤内助”成了他实现创业理想追逐梦想的坚强后盾。

2008年初,广灵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后,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提出大力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力推进“东菇西耳”(指广灵县大岭东和大岭西两个区域)农业开发战略。高养利看到了实现多年创业梦想的大好机遇,积极参加县政府组织的北京农业大学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使他受益匪浅,重点对食用菌种植产业有了全新的思想认识和知识储备。学习回来后,他马不停蹄地利用本村小学八间废弃教室试验种植菌袋16万袋,最后收获黑木耳8000多公斤。这次试种取得一举成功,更加坚定了高养利投身食用菌产业的信心。这年底,广灵县养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那年他31岁。

创业“莎泉岭”

搜索《百度百科》介绍,“莎泉”是山西广灵壶流河发源地,“莎(suo)”是当地盛产一种野草,叫“莎草”,村中南部有天然涌出泉水,故名“莎泉村”。高养利从小生长在这个山区小村庄。

在高养利陪同下,我来到园区日光温室大棚、农产品加工车间、质量检测中心和技术研发培训中心。他说从小时候记事起,世世代代耕作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一直过着贫穷生活。这是他心中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无论走到哪里,他总牵挂着这方滋养他成长成人的热土。

“只有改变传统观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才能彻底实现家乡面貌根本改变。我国北方山区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昼夜温差较大,普遍适宜种植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农产品,而且这种菌类食品正在成为现代人消费的餐中佳肴,营养极其丰富,市场只会愈来愈大,价格只会愈来愈高。咱莎泉村有得天独厚的山区气候资源,有着低产低效低价土地资源,还有充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空虚,设施农业几乎空白,前几年大量年轻人不得不离土离村外出打工,引发了留守儿童、留守妻子、留守老人等诸多社会问题。如果我们能多一个产业项目,多一个实体企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就会大量回流返乡,这个社会顽疾也就迎刃而解。”高养利向我畅谈了他创业选择的理性思考和创业激情的动力之源。

有了北京农大的学习基础和小学教室的“热身”体验,高养利说干就干。2009年,他多方筹集资金80多万元,租赁本村称“莎泉岭”的35亩农民承包连片地块,建起了28座标准化食用菌种植日光温室大棚,当年产销优质黑木耳10余吨,收益8.8多万元,完成了由小型试验向规模种植的华丽转身。

2011年,高养利投资120万元,在合作社园区建成年产200万袋的食用菌菌袋生产线一条,并配套菌种专用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还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莎泉岭”食用菌产品商标,迈出了合作社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坚实一步。

高养利一时成了广灵县食用菌种植加工行业的土专家,许多同行向他请教难题他都毫不保留传授。2015年,他培育了50万袋香菇菌棒,由于技术不过关,加上局部气候原因,香菇产量低,品质差,市场价格上不去,一下子赔了80余万元,使他这个正处创业高潮的头上猛烈地挨了一棒。但是,挫折并没有把他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静心钻研栽培技术的决心。这一年,他主持研发的“利用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和“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新工艺”,找到了影响食用菌菌包生产质量和效益的瓶颈,这两项成果分别荣获山西省科技厅集体二等奖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

2016年,高养利决定在食用菌产品的基础上,拓展特色杂粮和有机蔬菜。他从山西省静乐县引种试种素有“谷物之母”称号的藜麦产品,当年试种50亩,成活率达到75%。

2017年,高养利掌握了比较成熟的藜麦种植加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将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这一年成活率出乎意料地达到95%,亩产达到225公斤,还成功培选出适合本县生长的“广黎麦1号”优良品种。随后,他引进山东省曹县专用生产加工设备及技术服务,对藜麦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上下游相配套的产业格局。

2018年,合作社销售收入达到960多万元,实现利润158万元,取得了历史性的大丰收。于是他又投资400多万元,在广灵县首次成功引进并推广菌中之王“羊肚菌”和小密25号“哈密瓜”规模种植。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藜麦、西瓜、香瓜和豆角、西红柿、菜辣椒等杂粮和蔬菜种植面积,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内在需求。

高养利充满信心的对我说,通过实施“品牌引市场、项目带业务、订单促生产、就业帮扶贫”的产业计划,用地方特色产业助推区域精准扶贫,特别是随着时令鲜蔬采摘园和反季大棚周年化生产成熟应用,乡亲们今年冬天可闲不住了!

我行走在园区大棚田间地头,品尝了家乡黄土地上第一次生长出来的“哈密瓜”,体验着他事业的甜蜜,无比欢欣。高养利说他今年种植的食用菌、瓜果、蔬菜、杂粮等系列农产品普遍长势喜人,市场看好。如果下半年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保守估算,全年销售收入可突破千万元大关,利润突破200万元已成定局。

截至目前,养丽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020多万元,园区面积达到1185亩,现有日光温室大棚160栋,制菌设备仪器百余台(套),年生产加工能力食用菌500吨,有机蔬菜1000吨,特色杂粮600吨,成为集销售、种植、加工、研发、培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基地。

我现场看到,这里的农产品正装车待发,源源不断地运往京津冀晋蒙各大农副产品市场和城乡超市电商。正在井然有序忙碌的农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一座充满现代气息和发展活力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种植园区焕发出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

高养利,一个青春似火的身影,正带领大家朝着共同的“小康梦”奋力奔跑!

扶贫合作社

十年磨一剑。历经风吹雨打,痴心不改。高养利说,他现在对以食用菌为主打品牌的农产品开发事业着了迷,上了劲。创业路上,虽然流下许多辛勤的汗水和委屈的泪水,但也收获了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愿景。最让他感到人生价值的莫大荣耀是他把自己的合作社办成了全县脱贫攻坚的分战场,办成了广大农民群众迈进小康幸福生活的新家园。

我向高养利要了以下几组数据。目前有120名农民常年在合作社从事种植业生产劳动,其中86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均收入从十年前的10000多元逐步增加到现在30000元以上,这里有建档立卡户,有退役军人,也有残疾人,还有返乡农民工和企业下岗职工。近年来,在合作社辐射带动下,园区周边乡村1500多农户不同程度的得到受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就业生活的平台,学到了增产增收的技能,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养丽合作社成为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战的一股不可小瞧的力量。

我走进产品分选包装车间,向正在忙碌的一名中年男子拉起了家常。他说:“我和妻子近十年来一直在合作社上班,现在种地全是机械化,家里十多亩承包地根本不够种,剩余时间常年在合作社有活干。这几年合作社效益好,大家的收入年年增,他家的三个儿子全都娶上了媳妇。要是没有养丽合作社,我家的光景真可难以想象啊!”

十年来的合作社实践,不仅使高养利成熟掌握了市场变化规律、生产关键技术,而且还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他依托大市场、大城市、大企业,通过建立互利双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开通农产品销售主渠道。把分散的农民通过合作社“聚众”为新型农村经济联合组织,发挥集约经营,规模效应。联合周边其它松散种植小区加入大园区进入统一组织管理,体现良好的品牌效应;他将广大农户引领到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开创了新时代新农民幸福生活的崭新面貌。这“四驾马车”统一指挥,科学调配,有效组合,联动发力,产业链环环相扣,要素链优势互补,迸发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强大的竞争力、生产力和创造力。

高养利深深认识到,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全力攻坚深度贫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功能,是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美好目标的重要保证。他表示,合作社将始终恪守“市场导向,订单生产,品牌效应,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积极寻求解决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利益联结较松散等难题的有效路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改制为公司化经营体制,实现“三就地”:社员就地变股东,农民就地变农工,田地就地变车间,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引领全县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从艰苦创业到制度创新的大胆探索和跨越。

在高养利办公室,我看见墙上这些非常鲜亮的名片:广灵县十佳青年标兵,广灵县“一村一人才”农村经营管理型人才,大同市人大代表,大同市十大新青年;市级扶贫示范专业合作社,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

时至中午,高养利接到镇里电话,通知下午到镇里参加乡村提升工程推进会议。他告诉我,上个月他刚刚兼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我突然明白了:在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上级党委把村支书这个重担交给他意味着什么……

盛夏时节,莎泉岭上,满眼翠绿。举目望去,烈日下那一排排熠熠闪光的日光温室大棚令人心生震憾,并充满无限憧憬和遐想……

我结束了对高养利的匆忙采访,又用了半天多的时间一口气写下了这些文字。我深知,我这次专访仅仅是开始,高养利这个年轻人对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我必须持续去跟踪,去采访,去发现,用手中的笔书写出这个更全面、更立体、更真实的退役军人、农民企业家和优秀村干部的动人篇章。

塑造新时代模范退役军人正能量典型,宣传并弘扬他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奋力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是我们从事文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深知,不写高养利,我愧做广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