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机械制造 >详情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要求(《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 程 标 准)

发布时间:2024-04-23 20:17:23 机械制造 807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鲶鱼学术劳育说:《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要求(《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 程 标 准)

建议学时:60~80

建议学分:3~4

编制: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团队

批准: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修订时间:2008年10月20日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是在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校企合作开发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本课程也适用于其它机械类专业。

2.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机械工程图绘制》、《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成型》,与其同步开设的课程有《机械零件的手工制作与普通机械加工》。本课程为后续《常用机构制作与零部件装拆》、《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产品加工与装配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相关课程奠定技能和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旨在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尺寸误差、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检测项目的不同检测方法;

2.掌握内径、外径、斜面、孔系、螺纹、曲面、齿形等不同结构特征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3.掌握常规检测工具和三坐标测量机、圆度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4.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质量统计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应用。

能力目标:

1.具备正确分析图纸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和工具进行产品检测的能力;

2.具备应用质量统计分析和控制方法,预防产品质量缺陷,控制工序质量的能力;

3.具备针对具体加工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改进措施的初步能力。

素质目标:

1.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2.认真、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3.自觉维护工具和工作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能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文明生产规程;

4.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5.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标准设计依据

遵循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企业调研为基础,围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培养目标定位)、中观(课程体系)、微观(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结合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职业活动特点,重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单元次序。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讨论法和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化培养。

系统化规范教学环境条件,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教材等进行系统规划,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

训练项目

教学载体

建议学时

项目1: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企业体验

1.了解操作工、检验员等相关岗位的质量职责、工作内容;

2.了解生产实际中常用的检测工具;

3.了解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4.了解质量控制所用到的各种图表、工艺文件和基本方法;

5.掌握数据的统计计算方法。

1.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等;

2.企业现场质量管理手段;

3.现场使用的检测工具;

4.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5.质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生产现场的产品和工具

8

项目2:传动轴检测与主要缺陷分析

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机械比较仪、百分表、偏摆仪、粗糙度检测仪等测量工具使用和保养方法;

2.理解外径、长度、同轴度、跳动、粗糙度等概念,掌握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3.掌握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等质量控制图表的作用与分析方法;

4.能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实施检测;

5.能运用统计工具进行不合格项统计,并找出主要质量问题。

1.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式机械比较仪、百分表、偏摆仪、粗糙度检测仪等测量工具的结构、原理、使用及保养方法;

2.测量工具的选用与检测;

3.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等质量控制图表的作用与制作方法;

4.运用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等质量控制图表分析主要质量问题。

传动轴

16

项目3:法兰盘检测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掌握深度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等常规测量工具使用和保养方法;

2.理解孔径、垂直度、平面度、位置度、平行度等公差带概念,掌握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3.掌握因果图、散布图等质量控制图表的作用和分析方法;

4.能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实施检测;

5.能运用因果图、散布图进行质量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深度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等量具的结构、原理、使用及保养方法;

2.量具的选用与检测;

3.因果图、散布图等质量分析图表的作用与分析方法;

4.运用因果图、散布图等质量分析图表分析质量影响因素。

法兰盘

8

项目4: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1.掌握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基节检查仪、偏摆检查仪等常规测量工具使用和保养方法;

2.理解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基节偏差、跳动等概念,掌握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3.掌握直方图的作用以及制作与分析,掌握工序能力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4.能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实施检测;

5.能运用直方图测算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质量。

1.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基节检查仪、偏摆仪等量具的结构、原理、使用及保养方法;

2.量具的选用与检测;

3.直方图的作用与绘制方法;

4.运用直方图测算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质量。

传动齿轮

12

项目5:驱动器座的检测与工序质量动态监控

1.掌握三坐标测量仪、万能角度尺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2.理解零件孔径、孔距及形位误差等概念,掌握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3.掌握控制图的作用、绘制及分析方法;

4.能运用常规测量工具或三坐标测量仪实施检测;

5.运用控制图对孔径尺寸的加工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1.三坐标测量仪、万能角度尺的结构、原理、使用及保养方法;

2.三坐标仪、万能角度尺的使用与检测;

3.控制图的作用、绘制及分析方法;

4.运用控制图对孔径尺寸的加工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驱动器座

16

项目6:变速箱检测与PDCA质量改进

1.对检测项目能合理选择量具;

2.能正确使用量具进行检测;

3.掌握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

4.能针对质量问题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1.制定检验计划;

2.使用量具进行检测;

3.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工作步骤;

4.对质量问题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变速箱

12

五、教学方法建议

各项目通过“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四步教学法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效地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必备的技能和策略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具体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集中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文、现场教学、操作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1)团队结构与规模

教学团队共配备教师10名左右;兼职教师比例要求达30%以上,团队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其中硕士生比例要大于40%;高级职称比例大于35%。

(2)课程负责人要求

课程负责人至少要求为本科学历,有3年以上的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经验,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同时具有制造企业4年以上实际技术工作经历,并具备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常用检测工具结构、原理与使用,熟悉企业检测或质量控制技术发展动态,能解决产品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活动。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具备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热情和经验,了解高职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

(3)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要求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累计具备2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专任实训指导教师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从事过3年以上企业相关工作经验。

兼职教师要求有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和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企业检测或质量管理工作经历,年龄不得超过55岁,并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本课程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硬件环境具体要求如下:

(1)校内实训条件:

要求建有专用的检测实训室或理实一体化教室一间以上,配备测量工作台10张,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常规测量工具10套以上,并根据企业情况适时更换。配备高精度测量仪器,满足学生分组学习的需要,具有质量控制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

(2)校外实训条件:

要求有稳定的合作企业8家以上,具有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具有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检测设备和常规测量工具,提供兼职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检测设备,配合完成教学实施。

3.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1)机械工程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2)简单零件的测绘和简单量具使用能力。

七、教学资料要求

(1)教材:

根据所选载体和学校、合作企业的设备情况,与企业合作编写《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校本教材。编制任务书、学习指导书、案例、习题等学习资料。

适当选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质量控制或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划教材作为教学参考教材。

(2)参考资料: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六项基础互换性标准汇编》(上、中、下);

相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

(3)来自企业的生产与质量管理规范、工艺文件、质量管理案例等。

(4)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

八、学生的考核评价

1.考核形式: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过程考核。

2.各单元考核内容、形式和权重

单元考核内容、形式和权重

教学单元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权重%

项目1: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企业体验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企业质量职责理解;

调研、体验过程记录和调研报告;

调研能力与资料收集能力;

学习态度;

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

10

项目2:传动轴检测与主要缺陷分析

排列图的用法;

检测计划合理性;

工具操作正确性和规范性;

数据记录及结果正确性;

学习态度;

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

20

项目3:法兰盘检测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因果图、散布图等质量分析图表的作用与分析方法;

检测计划合理性;

孔径、孔深测量工具操作正确性和规范性;

数据记录及结果正确性;

学习态度;

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

15

项目4: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直方图的作用与绘制方法;

工序能力测算;

齿轮测量方法;

检测计划合理性;

操作规范性;

数据记录及结果正确性;

学习态度;

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

15

项目5:驱动器座的检测与工序质量动态监控

三坐标测量仪的结构、原理、使用及保养方法;

控制图的作用、绘制及分析方法;

检测计划合理性;

操作规范性

数据记录及结果正确性;

学习态度;

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

20

项目6:变速箱检测与PDCA质量改进

三坐标检测箱体的方法;

PDCA循环工作步骤;

检测计划合理性;

操作规范性

质量改进计划合理性;

数据记录及结果正确性;

学习态度;

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

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

20

3.学分的获得

通过该课程各项目过程考核得到各教学项目的成绩,最后综合成为课程总评成绩。总评达到及格以上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九、其它说明

在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类型和学生的实际条件,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整体设计》要求,具体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载体、工作任务、资源条件、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与成果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