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机械制造 >详情

机械制造工艺改革(改革与振兴:清末华茶的生产工艺评析)

发布时间:2024-06-02 06:19:16 机械制造 891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文/木桥看世界

编辑/木桥看世界

机械制造工艺改革(改革与振兴:清末华茶的生产工艺评析)

前言

中国原本是茶的主要产地,19世纪之前几乎是全球茶的主要出口国。

但自1840年代以来,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印度和锡兰等地建立了规模生产,历经近五十年的艰苦努力,印度最终在1901年超过中国,跻身全球第一大茶出口国。

自那以后,中华茶在世界茶市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中国的茶业更是一蹶不振。

中国茶一年不如一年,一九○四年,中国茶出口量不足二十年前的五分之一,按英国近年来人均出口量六斤计算,这六斤茶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国茶,剩下的是印度和锡兰茶。

到1916年,锡兰茶业再次把中国茶业挤出了老三的位置,而在1924年,老三的位置也被爪哇人取代。

而中国的青茶、乌龙茶也被日本、台湾等地的茶种抢走了,而闽茶更是被美国、南洋等地的茶种抢走了。

到了一九三五年左右,中国的茶已经被印度,锡兰,爪哇三个国家的茶打败了,“几十年内,我们的茶已经被人遗忘了。”

印、锡两种茶种,由于有了高效率的现代茶种,产量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华夏茶,这也是清末中国茶种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原因。

因为外国茶种的发展,引起了很大的商业竞争,而中国的茶种,当时主要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特别是英国的商人手中,而他们在殖民时代,可以肆意开发,所以他们对中国的茶种也就不再感兴趣了。

一、首倡机器制茶的印锡茶业

西方国家利用印度和锡兰的天然优势,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在几十年内建立了一套高效率的现代制茶体系,并逐渐战胜了中国。

就像胡浩川与吴觉农所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所说:“由于科技的发展,加上机械的发展,茶叶的质量一天比一天好,市场一天比一天好,印度的茶叶工业也就一天比一天好,到一九○一年就超过了我们。”

19世纪80年代以后,印度和锡兰等国家的茶叶出口规模不断扩张,这也是中国茶叶出口从繁荣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印度和锡兰等国家注重品种的选择和栽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没落,归根结底是因为印和锡等国家都是用机械生产。

而中国却是用手工生产,而且印和锡兰等国家天气温和,一年四季都能生产茶叶,而中国每年只有几个月的产量,这是因为天气的缘故。

印度和锡兰等外来茶种在加工和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印度、锡兰和爪哇等国家的第一批种茶人,均为西方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机械制茶替代手工制茶之路。”

相反,那时中国还在使用着传统的手工制茶方法,而西方国家则有意学习中国的传统制茶工艺。

在爪哇、印度和锡兰等地大规模开发茶场,并利用他们雄厚的工业实力,研制出诸如萎干机、揉揉机、碎碎机、玻璃发酵台、烘茶机、切茶机、清选机、筛分机和灌纸机等一套能彻底取代人力的制茶设备。

印式和锡式的茶场,在高质量的基础上,比中国的茶场更有效率,这也是清末中国茶场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原因。

自1860年代以来,英国在印度,锡兰,爪哇等国家的栽培茶出口量不断增加,使得华茶外贸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

然而,看似繁华的外表下,其实暗藏着极大的风险。英国移民引进了世界上最好的茶叶加工机器,并在印和锡两个茶区建造了许多现代的茶厂,使茶业的产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由于印度与锡兰的天然环境优越,加上有较好的经营与技术,再加上英国殖民地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优待措施,使得印度与锡兰的茶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很快就取代了欧美地区的中国茶,中国的茶之所以不能维持过去的辉煌,是因为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已有大量的产品。

不再有“稀有”的地位,并且他们在种植、制造、销售与推广等各环节,都有条理,并且有能力运用科技。

因为那时的欧洲人喜欢喝红茶,所以印度和锡兰都出产了满足市场需要的红茶。黑茶的制作较为容易,初期加工时,只要经过四道工序:萎凋、揉捻、发酵、烘焙;后期加工时,再将茶叶切碎,筛分,堆垛,装箱等等。

在那个时代,有了机械生产技术,根据茶叶的生产方法,研制出一台适合茶叶生产的机器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印度和锡兰在生产茶叶的时候,就雇佣了中国工匠,传授茶叶生产的方法,从1850年开始,他们就开始研制出新的茶叶生产方法来取代传统的茶叶生产方法。

一八五四年十月二十六日,英国发明者查尔斯·亨利.欧立佛首次在英国获得“改进式干燥机”的专利权,从此开始了茶叶机械改进的历史。

之后的几十年里,各种茶叶机械相继问世,种类繁多,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各种茶叶机械已经趋于完美。

到了二十世纪初,印度、锡兰、爪哇、日本等国家,都停止了人工制茶,在许多发明中,最初只有几台设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他的都被抛弃了。

19世纪末期,印度和锡兰都完成了大规模的机械化加工,其产量远远超过了中国的茶叶。

现代西方人士所开发和设计的几种茶具,也折射出印度和锡兰在这几十年里,茶艺的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

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的茶具的出现,使印度和锡兰的茶业由手工变成了自动化,这对茶业的发展,是一次“茶业技术的变革”。

西方国家为了提高印度和锡兰的茶叶产量,不遗余力地开发和改进了效率更高的制茶机械,但那时中国的制茶工艺却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制茶工艺上,制造装备简陋和陈旧。

茶楼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构造,只是把原来的住所都用上了,煮茶的蒸锅,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的设备,也不够充分。

在这样一种简单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技术之外,还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

相对于印度、锡兰等国外茶商,其资金充裕,工艺精良,装备精良,而中国穷困潦倒的农民.仅凭简陋的器具和低效的劳动力,难以采摘,导致其茶叶质量良莠不齐。

就种植而言,中国农民多为穷困,仅占一亩良田,自己种植,采摘,均有自己的方法,因此,一旦采摘,其质量便难以统一。

二、中国机械茶叶在清末民初的孕育和萌发

1830年代,英国移民在印度和锡兰成功栽种茶叶,并向中国茶叶工人学习了茶叶加工的要领。

此后,印、锡两个国家就进行了茶叶加工工艺与设备的改革,使印锡两个国家在50多年内完成了茶叶加工工艺由人工加工到半自动加工再到完全自动加工的跨越。

印度和锡兰的茶厂在90年代初就已经完成了茶叶的全自动加工,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当印、锡两种茶叶日渐兴旺时,中国茶商们也觉察到「中华茶」的危难迫近,于是纷纷模仿印、锡两种茶业,生产出机器茶叶。

那时,印茶业和锡茶业,都已完全做到了机械茶叶的生产,但中国茶业的机械生产,却是在一片怀疑声中,举步维艰。

清末、民国间最早的机制茶业试验,可以上溯到一八七二年由俄商人在福州开办的“砖茶场”,而由中国商人在一八七四年开办的“福州悦兴隆砖茶场”,也就是福建、甚至是中国大陆上最早的一次机制茶场。

这座机器茶叶工厂建成后,虽然赚了一笔钱,但第二年就倒闭了,转卖给了外国,几十年来,这座工厂几经转卖,1910年被广东人收购,更名为“致和茶业”。

这家商行总共投入了十五万元。该厂已改建并投入生产,雇用职工百余人,年产量可达二万二千吨。

另外,一八七五年,闽人在西芹、建宁府城分别创办了一座砖茶工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福建茶叶商人购置英国设备,建立工厂,利润丰厚,一口气创办了三座工厂”。

然而,几年后又因为经营不善而宣布倒闭,这说明了中国机械制茶叶企业缺少一个产业集团,也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机构,其发展道路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

这一问题不仅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茶叶生产的小农户生产模式相关,还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相关。

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技术落后”和“认识不足”,也不完全是因为机械是被引入的,因此,技术也是一样的。产业群体的缺失与有效的机构的缺失,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1870年代,中国茶叶商人对机械化茶叶生产的几次企图都以失败告终,此后,他们对机械化茶叶生产的努力已停滞了近20年。

这是因为当时华茶的外贸还处在一个比较繁荣的上升期,大多数中国人都还在幻想着华茶外贸的繁荣,并没有意识到印锡茶已经在暗中发展起来了。

一直到一八八○年代初期,印、锡两个国家的茶叶生产已经达到了机械化程度,那时,我国媒体才注意到印、锡两个国家采用机械生产茶叶的问题,但报导却与事实相去甚远。

例如一八八二年的《益世报》上就有一则报导:“西方国家并不生产茶叶,而是借中国之手,贩卖至国外;从通商互市开始,茶叶的栽培逐渐被人所知,而印度一隅的茶叶却是大有可为。”

在1880年代末,印锡茶产业的兴起逐渐清晰起来,或使清末少部分有识之士对中国茶叶的危机感有所觉醒。

一八八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论制茶宜用机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国和印度两种茶叶的“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并清楚地指出。

印度茶叶之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取胜,就是因为它的品质,“以印茶和中国茶的品质来看,并不一定比中国茶更好。”

但经过挑选和加工,中间的茶叶品质却比中国茶更好,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挑选和加工的方法,而是单纯地使用了手工加工的方法。

这个时候,机械加工的好处已经显现出来,华茶如再不跟上时代,模仿印度,迟早会被其他国家的茶叶超过。

如果只靠人力,而不靠机械,只靠人力,那么,中国的茶叶将一落千丈。

一八九○年,薛福成访问欧洲四个国家,对印和锡两个国家的茶叶进行了一次调查,他认识到,印和锡两个国家在生产工艺上,远远超过了中国。

他说:“印人讲究一种茶叶,一种适合种植的茶叶,采茶要看时机,煮茶要看机缘,这样,所有的茶叶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也不必担心。”

薛福成对机械加工茶叶的需求十分敏感,他也曾号召业界人士,要主动去做机械加工。

随著印度茶一年一年超过华茶,华茶出口危机愈演愈烈,改善制茶工艺与推行机器制茶势在必行,但该怎样从根本上改善和推广华茶工艺?而机械茶叶则成了冲突的焦点。

19世纪90年代,随着印锡茶叶的发展趋向日益显著,中国政府和商人对机械茶叶的认知由懵懂到略知一二,由反对到接受,最终在1891年,中国在清末开始推行机械茶叶。

三、清末机造茶叶的历史沿革

在清末,第一次采用机械方式生产散装茶叶,是在1891年在福建、上海等地进行的。

一八九一年一月上旬,一位福建商人打算从国外采购一台新的制茶机械,“将此机械分授建宁各地的茶叶种植户,以此为例,一年不收取一分钱,第二年再收取一次,但也比人力成本低得多。”

这种以较低价格租用设备的商业战略,是推销茶叶机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上海也有一些茶叶商人打算购买机械加工茶叶,可惜没有做成。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中国的茶叶商人也曾经打算在安徽祁门和江西的浮梁县建立一家与政府合作的机械茶叶公司。

但由于山地文化尚未开放,当地居民生怕惹是生非,而且雇佣的茶叶师傅也很少,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在清末中国意识形态保守的社会环境下,西方的机械设备被大多数饮茶人看作是“祸害”而受到强烈的抵制,这极大地制约了清末制茶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工具创新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为使茶叶业者对机械加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一些媒体还特地将英文媒体上有关机械加工的报导,以更好地宣传印、锡机械加工的有关知识。

例如,一八九七年九月,由《上海字林报》译成《新式烘茶机》的文章就在《实学报》上刊登。

文章着重论述了1896年一种新型的茶具——“台惟特生”,并指出,用它煮出来的茶,质量要好于其它的茶具,“所有的茶艺大师都一致表示,这种茶具在颜色、香味和数量上,都与其它的茶具差很大。”

对印度一家名牌茶场采用这种新型茶场设备生产茶叶的结果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在国外出版的报纸上刊登关于茶叶机械的科学报道,向公众展示了机械制造茶叶的优势,这对于消除茶叶行业中人们对机械制造茶叶的错误认识,提高了机械制造茶叶的优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上海信誉洋行的茶商也购买了一种新的制茶设备,用于试验,他们的借口是:“中国商人的普济船前日驶入吴淞口,带来了一种用泰西设备制成的温州黑茶样品。往岁温州的茶水,西方的人都不喜欢喝,这是因为他们的烘焙方法不对。”诚信洋行将机械加工和人工加工的茶进行了比较。

结果是:“采用新工艺,色并佳,与以往大不相同”,并极力赞扬机械加工比人工加工好得多,说: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中国都采用机械加工,那么,茶的利润将会越来越大。现下印度茶叶税渐增,出口甚是不便,倘若中国借此机会,将茶叶的制成品改用西方的制成品,那就大有好处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完全改造成机械工艺,那么必然会大大提高茶叶生产的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认为,清末机器制茶的历史,不仅是中国现代茶叶生产技术革新的历史,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超出了“茶业”的范畴,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在拯救世界上的一个典型代表。

清末中国茶叶在印锡等外来茶叶的影响下,由盛极而衰,最终走向衰落,而一向“独擅其利”对外交易的中华茶叶,却被印、锡等外来茶叶所打败,令人深感骄傲。

在认识到华茶生产工艺远逊于洋茶是其衰亡的重要原因之后,向洋茶学习,推行机制法已成全社会共同的共识,对中国现代茶业生产工艺的提高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浩川,吴觉农《中国茶业复兴计划》

2.(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上)》

3.农工商部《农工商部请设立茶务讲习所折》

4.曾耀垣《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