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机械制造 >详情

机械制造羊角锤(一双巧手连缀古今 新时代文物修复在传承中创新)

发布时间:2024-06-17 04:48:19 机械制造 930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文子玉

近日,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来自27个省(区、市)的219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共有74名选手获得了一二三等奖。14个小时,149件全真的陶瓷、金属、壁画文物,文物修复师们在一场“实战”中较量技艺,在互学互鉴中展现风采、精进技能、守护匠心。

机械制造羊角锤(一双巧手连缀古今 新时代文物修复在传承中创新)

1触类旁通,以精湛技艺守护文明根脉

“嗞嗞嗞”,随着打磨机刀头轻轻划过,附着在千年青铜器上的绿色锈粉纷纷滑落。在金属文物修复现场,技工打磨机、超声波洁牙器等工具被一众修复师们拿来做文物清洁。

“这是一种触类旁通,将其他领域的工具、成果创新运用到文物修复工作中,将大大提升文物修复效率与质量。”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金属文物修复裁判长潘路告诉记者。

矫形、补配是金属文物修复的关键环节。修复师们选择碳纤维、合成钢等新材料,将大大提升补配后文物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与文化遗产永久保存的理念相契合。

“本次大赛是文物修复新材料、新技术的展示和推广平台。”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陶瓷文物修复裁判长李奇告诉记者,部分陶瓷文物修复师采用新式粘接剂进行粘接作业,相较于传统粘胶,可以较好实现文物修复的“可逆性”。

“传统粘胶可以粘牢文物,但若要想复原,则会因粘胶很难被清除而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新式粘胶,既符合粘接牢固度要求,又能实现操作‘可逆’,满足了文物修复中的最小干预、可再处理原则。”李奇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本届大赛总裁判长李六三表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文物修复技术在不断迭代更新,但也要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结合,做到守正创新。

在考古挖掘工比赛现场,一块2000平方米的土地上,20个探区次第排开。挖掘工们头戴安全帽、手持洛阳铲,瞄点、打孔,有条不紊进行遗迹的“卡边定型”工作。

“‘洛阳铲’应用于考古勘探由来已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勘探工具。相较于西方采用的机械螺旋钻头,‘洛阳铲’依靠人工打孔,可以很好保留地下土壤堆积序列,帮助考古人员区分‘生土’与‘熟土’,进而精准勾勒出遗迹轮廓形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考古挖掘工裁判长乔梁介绍。

同样的,传统工艺应用还体现在木作文物修复上。走进木作文物比赛现场,一股松香扑面而来。只见修复师们手拿羊角锤、凿子、刨子、长锯等传统木作工器具进行打磨作业。

“唰唰唰”,刨子来回切磋间,原木色的刨花纷纷洒落在地上。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木作文物修复裁判长李永革告诉记者:“我们要求修复师用手工刨制的方式进行找平作业,最大程度保留古代建筑原本的人工痕迹。”

“传统工艺是历史传承的见证,反映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守正’就是借助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传统工艺的科学化水平。‘创新’主要体现在用科技手段研发新型保护修复材料方面,不断提升保护修复材料的安全性、有效性、环境适应性等。”李六三告诉记者。

2朝气蓬勃,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文物修复为业

在金属文物修复现场,来自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刘胄正紧锣密鼓进行花觚补配工作。他手中的花觚是一件商代酒器,通高19厘米、两头浑圆、腰身纤细,线条流畅优美。这件花觚腰部有约10平方厘米的缺损,刘胄熟练拿起手旁如黑色布匹般的碳纤维材料,剪出缺损部位形状,对花觚进行填充补缺。

刘胄出生在文物保护世家,耳濡目染中,他深深爱上了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目前是一名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

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化教育是当前培养文物保护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刘胄介绍,近年来随着考古学和文博事业备受社会关注,大批文博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旺盛,文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以他所在的学校为例,2022年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很受学生与家长关注,共招录45名学生,达到专业承载饱和度。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文物修复师越来越年轻了。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陶瓷文物修复比赛现场,一张张年轻面孔低头钻研手中的文物。据了解,陶瓷文物修复师是本次大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队伍,只有34.2岁。

“这支队伍朝气蓬勃,充满潜力。但从理论知识测试中看出,部分修复师受商业修复理念影响较大,过度追求‘完美无瑕’和‘遮丑’,对文物保护与修复中‘修旧如旧’理念的理解还不到位,缺乏对文物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的透彻把握,这是未来文物人才培养需要努力的方向。”李奇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物人才工作。为强化文物修复人才培养,2021年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创新用人机制、规范人事管理、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潘路看来,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方参与、系统思维,形成培养合力。一方面,职校和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博物馆、企业也要参与其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需持续拓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文物保护与修复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文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通过搭建起跨学科培养平台,促使文物专业力量不断强化,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3择一事终一生,以赤诚热爱传承匠心匠艺

陶瓷文物修复现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穿梭其间,时而低头记录,时而立于一旁观察修复师们的操作细节。他是今年78岁的蒋道银,上海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陶瓷修复组裁判员,他曾经修复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青花凤首扁壶。

从上午10点比赛伊始,到傍晚7点比赛结束,除去中午一小时休息,近6个小时里,蒋道银几乎全程在考场中走动,认真为每位修复师的清洗、粘接、补缺、修整等操作环节打分。

择一事终一生。从业50余载,蒋道银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古陶瓷修复。

提到如何理解“匠人匠心”时,老先生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露出朴实的笑容,“做文物修复工作,首先要有定心,能沉得下来,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不受外界复杂声音干扰;其次还要专心,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集中精力专心解决,就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

“这是对年轻文物修复师最好的精神感召,提醒我们要懂得坚守、坐稳冷板凳。”作为蒋道银的徒弟,李奇颇有感慨,在文物修复行业,像蒋道银这样的老前辈不在少数,一代代文物修复师,以深沉的热爱与执着,完成与文物穿越时空的对话,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问诊治病”。

在本次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敦煌研究院文博馆员付有旭获得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

本次比赛中,付有旭需要修复的文物是一幅1.7米长0.5米宽的清代水墨壁画。面对大面积黑色霉变的生物侵害,14个小时比赛中,付有旭几乎一直弯腰俯身,用棉签和小竹刀为百年前的画作清污、整饰。这样的长时间且重复的工作节奏,他早已适应。

从18岁踏入敦煌研究院起,付有旭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主持修复云冈石窟五华洞壁画、青海瞿昙寺壁画等重大工程的项目骨干。34年来,他一直与壁画修复为伴,足迹遍布西藏、青海、宁夏、甘肃。

“从事壁画修复工作,就要学会忍受苦行僧般的面壁生活。”付有旭笑道,壁画修复工作多数在荒无人烟的偏远地区,工作开展起来,一天“面壁”7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但当看着因岁月流转色泽淡化、残损剥落的壁画能重焕生机时,他内心颇感满足。“这是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珍惜。”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几千年斗转星移,当古人的生活转化为墙壁上的艺术,会让人不自觉心生敬仰,更加倾注感情去做这件事。”付有旭坦言,此外,壁画修复是复杂且极具科学性的工作,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对壁画表面和内部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这需要从业者细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技于指间,俯仰千年。苍茫群山间,阴冷石窟内,浩瀚大漠里,无数像付有旭一样的修复师们,手握着竹刀、棉签、毛刷,做着“绣花”功夫,从青丝到华发,以灵巧的双手复原国宝风华,让五千年的历史文脉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