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装备制造业 >详情

古代怎么制造酒的技术发展(最早的酒是怎么诞生的,古代人又是怎样酿酒的呢?)

发布时间:2024-01-08 10:40:19 装备制造业 963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酒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古往今来,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早已约定俗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那么,最早的酒是怎么出现的呢?

古代怎么制造酒的技术发展(最早的酒是怎么诞生的,古代人又是怎样酿酒的呢?)

酒的起源

事实上,酒的产生经历了从天然发酵到人工酿制的过程,最初它是在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在农业尚未兴起的远古时代,可供酿酒用的原料,恐怕莫过于野果了。野果中含有的发酵性糖分与空气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相遇,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就会发酵成酒,这便是酒的自然酿造。

宋朝典籍中就曾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李仲宾家有山梨园,某年收获比往年多数倍,没有卖完。因为梨子味道极好,扔掉可惜,于是他将数百枚梨子封入大瓮储藏起来,希望可以长时间保鲜。谁料时间久了,大家忘记了梨子的事情。半年之后,李仲宾在梨园中闻到酒气熏人,左思右想终于想起了那瓮梨子。打开一看,满瓮梨子都化成了清澈的液体,甘美醇香,饮后还能醉人,这就是山梨腐烂成酒的结果。

除了野果以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极易发酵成酒。

远古时期,随着畜牧业的形成,先民们很有可能在兽乳喝不完而自然发酵的启发下,有意识地将乳汁发酵成酒。我国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饮用乳酒的习惯。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跨越的过程中,远古先民有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逐渐有了人工造酒的意识和条件。第一代人工造酒所需的酿造技术比较简单,只是机械地简单模仿大自然的自酿过程,将含有糖分且容易获取的野果、兽乳放置在容器中,无须任何添加剂,令其自然发酵,就可以得到含有乙醇的果酒和乳酒了。

酒的种类

首先要提到的是黄酒。黄酒是一种以麦曲或小曲为原料酿造而成的酒,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酿制黄酒了。俗话说:“天下黄酒源绍兴”,今天,最能代表我国黄酒特色的非绍兴黄酒莫属

历史上,绍兴地区每当有人家生了女孩,便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把酿得最好的黄酒装坛密封后埋入地下储藏。等到女儿出嫁时,再从地下取出埋藏的陈年酒,作为迎亲婚嫁的礼品,这酒便被人们叫作“女儿红”。这种习俗代代相传,已成为绍兴一带婚庆中不可缺少的风俗。

说到黄酒,就不能不提我国酿酒史上的一项卓越发明——曲蘖酿酒。曲蘖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十分陌生,但如果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酒曲,想必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古人在酿酒时会选用稻米、大麦、小麦、高粱等谷物作为原料,通过蒸煮使谷物淀粉糊化,再利用曲霉、酵母的代谢作用制作曲蘖。曲蘖酿造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酿酒业的重大贡献,它与古阿拉伯地区的麦芽啤酒、爱琴海地区的葡萄酒酿造,并称为现代世界酿酒技术的三大发明。

除了黄酒,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白酒。白酒酒液清澈透明、芳香浓郁,因为酒精度较高,所以喝起来有一定刺激性,也被称为烧酒。宋人小诗云:“小钟连罚十玻璃,醉倒南轩烂似泥。睡起不知人已散,斜阳犹在杏花西”。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人醉酒之后的情态。

白酒是我国先民利用不同物质挥发性不同的特点,把酿出的酒再进行蒸馏制作而成的。得到的酒液就会比未经蒸馏的原液度数高许多,甚至可以达到60度以上。

明清之际,我国的蒸馏酿造已经形成规模,茅台酒、汾酒、绵竹大曲、泸州老窖、洋河大曲等一大批名酒声名显赫、响誉全国。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名为《凉州词》,诗句中说到的就是我国古代的另一种佳酿——葡萄酒。

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起初是从中亚细亚由新疆而传入内地的。《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在大宛国(也就是今天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区域)看到人们用葡萄酿造的酒。西汉中期,中原地区的农民已经引进了欧亚种葡萄并初步掌握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到了唐朝,唐太宗命人攻破高昌国(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引进了马乳葡萄进行种植,并且学来了西域酿造葡萄酒的技术,酿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

到了清末,南洋华侨张弼士应邀参加法国领事馆的宴会,席间品尝到葡萄酒,认为它味甘色美,于是决定成立葡萄酿酒公司。1892年,他在烟台创立了葡萄园和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西方引进优良的葡萄品种,并引入了机械化生产方式,从此我国的葡萄酒生产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更多农耕历史知识

可详读《五千年农耕的智慧》

新的科普版也上架了哟~

《五千年农耕的智慧》

(专家解读版)

作者:中国农业博物馆

定价:73.5元

《五千年农耕的智慧》

(科普版)

作者:中国农业博物馆

定价: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