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装备制造业 >详情

电连技术制造基石(打造“双千万、双园区”新能源基地 海上风电确保50万千瓦并网 2022山东能源集团四剑齐发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4-03-11 00:43:33 装备制造业 462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在1月21日的媒体见面会上,省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能源集团在“十四五”期间,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遵循“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定位,争当省属企业改革发展的“七个示范”:在规模当量、综合实力上作示范,在绿色低碳、转型突破上作示范,在结构合理、融合发展上作示范,在治理规范、活力迸发上作示范,在科技领先、创新驱动上作示范,在共建共享、安全稳定上作示范,在党建引领、文化统领上作示范,加快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力争“十四五”末建设成为资产、营收“双万亿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前50位。

李伟表示,今年是“十四五”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山东能源集团要聚焦“七个示范”发展蓝图,开展守正创新、变革转型、管理提升“三个年”活动,正确处理做大规模与做强做优、资金投入与效益产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存量优化与增量跨越、安全稳定与改革发展等“六大关系”,全年确保营业收入7500亿元、利润总额200亿元、增量降本创效200亿元以上,实现既有速度又有质量、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发展。

电连技术制造基石(打造“双千万、双园区”新能源基地 海上风电确保50万千瓦并网 2022山东能源集团四剑齐发开新局)

构建“3+3”产业格局,以更大力度推动布局优化转型升级。锚定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目标,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延链拓链、补链强链,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石。推动矿业产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深化智能化矿井建设,加快煤炭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煤炭储备项目建设,年底前新增530万吨储备能力。有序开发金、铜、铁等金属矿产,实现由单一煤炭开采向多矿种开发转型。推动高端化工产业延伸跨越、价值增值,聚焦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融合发展,瞄准“上游强基、中游扩能、下游拓展”思路,打造济宁焦气化、鲁南高端化工新材料深加工、榆林高端煤制油等化工基地,培育裕龙岛深度融合发展新区。推动电力产业强链提升、多能互补,探索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发展模式,坚持省内省外联动、省外补充省内,实施电力产业资源专业化整合。利用“蒙电入鲁”和“陇电入鲁”输电通道,积极获取新能源资源,助力全省电力结构调整。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培育壮大、集群发展,充分发挥省级新能源投资平台公司优势,争取海上风电、采煤沉陷地风光和分布式光伏资源,打造“双千万、双园区”新能源基地和鲁西南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年底前海上风电确保50万千瓦、力争100万千瓦并网。聚焦绿色低碳,成立新材料专业公司,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智能、专精特新,落实省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部署,坚持高端定位、提质增效,加快优势产业扩能提效,拓展环保和新能源高端装备,建立完善风电整机产品平台,高质量建成鲁西智慧制造园区。推动现代物流贸易提档升级、稳量拓效,立足服务主导产业发展,聚焦“煤焦钢建”,拓展石油石化、有色金属业务,用好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青岛自贸区跨境交易平台,实现提质增效、严控风险、稳健运行。构建综合运输、物流园区、港航物流基础业务,形成高效协同、绿色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

纵深实施体制机制变革,以更活机制切实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着力改掉体制机制的弊端、革除制约发展的短板,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变革治理结构。强化集团总部“四大中心”功能,梳理优化“两会一层”议事清单,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变革管控模式。把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两条主线,建立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压减三级单位机构、规格、管理岗位30%以上,实际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发挥区域公司总协调作用,有序推进非煤产业整合。坚持集团利益最大化,推行专业化服务、市场化协同。变革三项制度。加快职业经理人建设,形成“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常态长效机制。采取全员留任、部分竞聘、全员竞聘、班子解散“四种方式”,加大管理人员“下”的比例。深化控员提效工作,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项提升工程。坚持工资与效益、效率同向联动,改革薪酬分配机制,精准实施正向激励。变革产权制度。完善兖矿能源、云鼎科技、新风光、山东玻纤等上市公司治理,打造真实透明、合规高效、价值增值的上市公司。加快实施资产证券化,着力构建“1+N”上市格局。按照“宜混则混、真混真改”原则,积极推进混改工作。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更快速度提升企业发展创新力。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赋能企业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结构加速转变。重大科技创新。实施“强基补链”行动,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高度融合。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探索“揭榜挂帅”等方式,注重智能开采、重大灾害治理、高端化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培育氢能、储能、燃料电池和醇基材料、氨基材料核心技术。人才机制创新。秉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举贤荐能、唯才是举,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才观,健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选聘机制。明确“31789”年轻干部培养目标,落实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十项措施,3年内选拔培养80—100名90后干部进入三级公司领导班子、80—100名90后干部进入总部及二级公司机关部门副职及以上岗位,引进80—100名高端人才;按照4:5:1比例,合理优化领导班子“70、80、90”年龄段人员配备。考核机制创新。突出“薪绩联动、分类考核、简约完善”,一企一策设定考核指标。精准激励价值创造单位,科学选定“创效大户”,制定实施精准激励政策。数字转型创新。编制实施“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发展壮大数字化产业。坚持以点带面,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深化一体化经营、调度指挥应急管理一体化管控、协同办公“三大平台”建设应用。深化与华为公司合作,发挥联合创新中心作用,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

全力实施重点攻坚突破,以更强担当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发挥大集团优势,集中资源要素攻难关、破难题。在安全环保上攻坚突破。树牢“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消灭企业”理念,深化安全攻坚行动,聚焦安全基础提升年活动,压实安全岗位工作责任制,坚决守住法律法规底线。牵住重大灾害防治“牛鼻子”,统筹抓好冲击地压、矿震、一通三防、水害治理等工作。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超前跑赢政策,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示范企业。在存量优化上攻坚突破。多措并举加快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力争全年存量资产盘活100亿元。“一企一策”推进亏损企业靶向治理,做好僵尸企业出清工作,分类施策推进两非业务处置。在增量创效上攻坚突破。抓好重点项目增量拓效,确保项目投产即达产、达产即达效。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兼并重组项目,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强化战略合资合作,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央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五个层面”合作。在资金管理上攻坚突破。筹划融资进度,控制新增债务规模。发挥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资金协同作用,加大低息置换高息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坚决防范债务风险。在两化融合上攻坚突破。加快市场化精益化融合机制创新,创新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深化生产经营效能评价,实施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全年降低可控成本费用30亿元。综合实施产业、产品、财务、金融、成本“五大对冲”,形成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在党建引领上攻坚突破。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拓展“双入双创”党建模式内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严肃查处设租寻租、利益输送、关联交易等问题。启动“思想聚合、文化融合工程”,打造全新企业文化体系。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左丰岐通讯员范兴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