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装备制造业 >详情

制造技术工人怎么出题(在沈企业“出题”,全国劳模“解答”——“职工技术协作”升级“国字号”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2-08 13:01:44 装备制造业 396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不曾磨灭的历史印迹,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高光,仿佛在这一刻交错重叠,映照出一座从最困难时期走出来的城市,正迈向全面振兴蓄势腾飞新阶段的身影。

应用焊接机器人如何焊接重型机械产品结构件?汽车板材表面漏孔如何修复?……9月23日,劳模工匠沈阳行暨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大会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位劳模工匠,以及沈阳本地的100多位劳模工匠齐聚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之家。这些大国工匠、技能大神在沈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在沈企业实地解决困扰已久的生产难题,助推城市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制造技术工人怎么出题(在沈企业“出题”,全国劳模“解答”——“职工技术协作”升级“国字号”新模式)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顾少清介绍,沈阳素有技术创新协作、解决技术难题的光荣传统,早在1961年10月24日就成立了“沈阳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厂际经验交流技术协作委员会”,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职工技术协作组织。职工技术协作组织在沈阳一经“诞生”,就迅速推广到全国。60多年后的今天,全国劳模聚焦沈阳,又一次联合为在沈企业破解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抓住机遇“提问”

全市征集300余项企业难题

全国各地的知名劳模、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和技术专家齐聚沈阳。“此次活动邀请的劳模工匠,都是从2000多人的全国劳模工匠数据库中选出来的顶尖高手,也是专门针对在沈企业的需求,邀请的相关专业的领军人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时代产业工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主任彭维锋教授告诉记者。

早在今年7月,市总工会就面向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下发了《关于劳模工匠沈阳行暨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大会征集技术难题项目的通知》,并安排专人有针对性地向全市20条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和各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征集技术难题。

截至8月26日,全市共申报技术难题302项,涉及企事业单位168个;涵盖了沈阳市20条重点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通用机械装备、石化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机床及功能部件、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制造、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企业。

市总工会通过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技术难题进行初审,确定由市级层面合作攻关的技术难题项目182项,报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匹配全国各地高技能专家合作攻关的技术难题项目48项。

通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积极工作,48项技术难题全部匹配完成。本次大会上,劳模工匠中国行专家服务团与沈阳企业开展了技术难题攻关合作签约仪式。

“沈阳企业提出的问题难度都非常大,很多都是行业性的难题,我们全国劳模工匠也实行了‘揭榜挂帅’。”全国技术能手张东元,是来自太重集团太原重工矿山设备分公司的钳工高手,被尊称为“张大师”。他告诉记者:“沈阳让企业提问的这种方式非常好,我们全国劳模工匠可以从‘外面’、从各自专业的角度看问题,帮助企业换一种解题思路。”

在传承中创新

实施“职工技术创新协作工程”

工业重镇沈阳曾培养出500多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61年,新中国第一个职工技术协作组织的诞生,就是始于劳动模范吴家柱、林海丰、吴大有的一个创意。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职工技术协作组织又随着王凤恩、尉凤英、张成哲等劳模的加入而快速扩大,逐步扩展到全省1678个大中型工矿企业,技协积极分子达到12万人……之后再推广到全国,越来越多的技能高手开始联合攻关,解决生产难题,实现技术创新。

沈阳坚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近年来,市总工会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创新沈阳部署要求,大力实施“职工技术创新协作工程”,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建立健全企业技术难题“揭榜挂帅”制度,组织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技术攻关和交流协作,每年完成企业技术难题攻关和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1000项,取得显著成果。

彭维锋说:“沈阳有非常优良的劳模基因,不仅有历史积淀,而且在新时代仍然颇具代表性。激发劳模工匠活力,使其成为城市靓丽名片,是沈阳得天独厚的优势。”

23日下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子车间数控车工马长好专门来到车间,迎接全国劳模进厂“答题”。他告诉记者:“专家团从进车间实地考察,到集中探讨、头脑风暴,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真是受益匪浅。大师们无私地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的宝贵经验,我们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实践。”

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允展,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第二次来沈的他说:“职工技术创新协作这种形式非常有吸引力,很高兴有机会加入其中。”

用焊花演绎精彩人生的顾秀花,是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电焊工、全国技术能手。她说:“到企业现场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会把有些问题带回去,保持长久的沟通,促进问题的解决,助推企业发展。”

突出沈阳特色

为全国各地提供有益借鉴

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全国劳动模范安亮格外开心,他不仅见到了自己在青年时代就景仰的行业“大神”王洪军,而且还跟后者加上了微信好友。“我现在算王老师半个徒弟啦。”安亮开心地说。全国劳动模范、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量主管工程师王洪军,是第一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工人。他说:“没有一个技术难题,是我们这些劳模工匠解决不了的。此次沈阳行,虽然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但是合力攻关,就是合力完成一个课题,这对未来影响十分深远。”

此次大会由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时代产业工人教育研究中心学术支持。

大会还特别邀请全国劳动模范李志强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的回信,并进行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交流发言。李志强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一字一句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我们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道路上阔步前行。”

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在讲话中强调,沈阳市总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切实履行维权服务的主责主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尤其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高技能人才培育、职工技术创新协作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创新特色、时代特色、工会特色、沈阳特色,为各地工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一步,沈阳市总工会将持续推进合作攻关技术难题,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的做法,对完成攻关的成果给予项目工作补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封葑摄影:王雁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