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装备制造资讯网!

装备制造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装备制造业 >详情

智能制造和车辆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24-03-18 06:51:07 装备制造业 292次 作者:装备制造资讯网

一场被称作“新能源革命”的经济社会变革,在过去十年里剧烈发生着。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大变局下,很多领域都被改写,被重构。

比如说,随着动力电池、锂材料以及芯片、算法、软件等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技术的逐渐成熟,国新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

智能制造和车辆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质量控制)

但从未熄火的价格战、快速迭代的技术、产能、供应链、渠道、人才等方面的持续内卷,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到来。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既要主动拥抱变革趋势,逐渐找到自身转型节奏,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既要”“也要”面前实现加速发展,我们或许能从定位于“全场景智慧出行引领者”的深蓝汽车身上找到答案。

2022年4月,深蓝品牌正式发布。同年7月,深蓝首款战略车型SL03上市,33分钟订单破万。同年12月,SL03单月交付破万,创造新能源品牌快月交付破万纪录。

今年6月正式上市的深蓝S7,8月份和9月份交付量分别为10039辆和17370辆,这也意味着深蓝S7上市两个月即实现连续两个月单月交付破万。截至目前,深蓝汽车销量已累计突破10万辆,从0到10万,深蓝仅用了14个月,这也打破了中国自主新能源品牌销量纪录。

那么,为何深蓝所推出的车型上市即热销呢?深蓝保持高销量的密码又是什么呢?

深入洞察用户需求痛点,以技术立品牌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出行人数再创新高。据《百度地图2023年十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出行热度预计将为近年,人口迁徙总量或超去年200%;全国高速路段流量将较平时上升80%。

高速拥堵态势明显加重的同时,也将不少新能源车主的焦虑推至高峰。新能源车主李峰(化名)告诉我们,目前自己所驾驶新能源汽车标称续航510公里,按照以外经验,行驶200公里左右需进行充电。

但因假期高速实在太堵,叠加高温使用空调,才跑了180公里,续航就只剩80公里。足够的电量到距离近的充电服务区充电,自己只能关闭空调下车。等待过程中发现,和自己有着类似做法的新能源车主不在少数,甚至有的新能源车主因电量耗尽导致车辆无须行驶,只能花高价寻找拖车。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等待终于来到充电服务区后发现,每台充电桩前面至少有四台新能源汽车在排队充电。甚至为了能够尽快充电,有的新能源车主更是在充电站抢充电枪。

其实不仅仅是在十一这种特殊节点,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我国多地先后遭遇高温或极寒天气。而动力电池在高温和极寒天气下所造成的能量亏损,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均构成了严重影响。

不仅如此,近些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所产生的自燃事件,也加重了部分想要购置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安全焦虑。上述焦虑的存在,不仅仅让已购置新能源车主的体验大打折扣,也影响到整个行业渗透率的提高。

为解决用户上述焦虑,深蓝给用户带来了超级增程系统,以纯电驱动、长续航、低能耗、真安全为核心利益点,打破使用场景限制,终结新能源用户的里程焦虑、补能焦虑和安全焦虑,强势占领行业领先增程技术高地。

以搭载深蓝超级增程技术的S7为例,其采用高压缩比的阿特金森循环,槽满率78%,1L油大约可以实现发电3.3kWh,发电机效率96%。

种种技术的叠加,使得深蓝S7即便是在馈电情况下,依然有着低至4.95L/100km的油耗表现。增程模式下,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120km,可以满足用户的远途出行需求。拥有纯电动车超低的用车成本,也没有任何里程焦虑,经济性、动力性一网打尽。

除聚焦“超级增程”1大核心技术外,S7以“高配置”“高颜值”2大核心价值驱动行业变革,以及5大行业首发、2大同级首发、31大同级领先、60+大同级优秀的优势,超越用户期待。比如说,S7拥有极致轴长比、高宽比84.2%、科技运动造型、全车顶流车灯组合、游艇式环抱设计,这也使得S7大程度接近概念车。

再比如说,S7以前排双零重力座椅、12.3英寸副驾超感智慧屏、高通8155芯片车机系统等硬核配置,给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用车体验。

众多技术得以突破的背后,实则也在说明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探索、对极致产品的匠心打磨,早已刻进深蓝的“企业基因”里。深蓝汽车董事长王孝飞表示,“深蓝汽车将以每年不低于10%的研发投入,持续打造技术尖点,推动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让所有人都能够共享汽车新时代的成果与红利。”

同时,有接近深蓝的业内人士也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去年11月份,疫情导致深蓝被迫中止了生产和交付冲刺。但时间不等人,深蓝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开辟新的战场。

一夜之间,深蓝内部上千名员工或骑共享单车,或直接背着被褥主动赶回公司。历经重重困难,深蓝向南京投递上百名S7项目组成员。一个月的驻场办公,既为S7抢回来一个月关键的研发周期,也为后来S7上市后的火爆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让更多消费者成为蓝朋友

坚守产品持续创新的背后,正是深蓝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给用户带来高品质出行的体现。伴随着当下消费者获取信息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对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厂商仅仅依靠微创新,不拿出真正有价值、具有较强技术创新的产品,消费者很难会为其买单。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近些年苹果屡屡被外界指责“挤牙膏式”创新,这让今年iPhone15的价格也持续破发。其中9月27日时,深圳华强北iPhone15Plus绿色版本512GB报价9030元,比苹果官网便宜969元。

但反观深蓝,每款产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以新款SL03为例,采用纯电驱动技术,搭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组,实现长续航里程。同时,深蓝SL03(参数|询价|图片)还采用低能耗的设计理念,通过优化车身结构和动力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深蓝SL03还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采用了一系列的智能安全技术,如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辅助等,确保驾乘者的安全,这也正是深蓝SL03上市即热销的原因所在。

除坚持创新外,为更好地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目前深蓝已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

在前期阶段,过去一年,深蓝累计开展超百场用户共创会,达成10万人次以上的用户调研,共创领域主要包含产品功能、车机技术、社群运营、服务体验等多个方向,针对100多项VOC做深入讨论,并反哺到各业务渠道,给产品提升、车机功能迭代、服务体验感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深蓝CEO邓承浩则指出,以用户为中心,绝不是一句口号,一定要成为深蓝实实在在的行动。技术方案,服务流程,设计体验等是否存在问题,绝不能以深蓝内部人员为准。评价标准,一定是要看用户是否满意。

因此方案制定阶段,就需要引入客户体验评价,从客户角度设计和选择方案。深蓝一定要成为一个用户驱动的品牌,与用户共创共成长,这是深蓝必须坚持的战略任务。

在生产阶段,和新势力使用代工厂不同的是,目前深蓝拥有自建的南京智慧工厂。其规划年产能20万辆,共有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电池车间五大车间,具有全新新能源、智能、个性化定制、净零碳四大特点。

在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质量控制、绿色环保等方面均处于行业水平。坚持自主生产为深蓝提供较高的产品质量,持续提高深蓝车主的信任感和复购率奠定了基础。

在售后服务阶段,截至目前,深蓝已在全国布局了746个订单中心、390个移动展厅、427个交付中心、528个维保中心、1个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全国的管家中心,形成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生态闭环。预计2025年前,深蓝将在全国建成上千家订单中心,上万个订单、交付和维保触点,形成千家万点服务网络。

随着后续这些服务网络的建成,将会有更多的用户成为蓝朋友。在和蓝朋友的深入对话中,也让深蓝能够更好地倾听消费者的心声,从而打磨出更多优质产品,帮助深蓝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闭环,持续刷新销量纪录。

三、新能源大航海时代,助力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德国媒体发出焦虑称,“中国电动车发展已领先我们一代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太快,这是一个转折点”。事实上,德国媒体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比如说,此前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须以合资品牌的方式,俗称为“用技术换市场”。但现如今,中国拥有成熟且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供应链,所以现在技术提供方变成了自主品牌,海外品牌不得不开始依赖于中国供应链,从而反哺全球市场。

但需指出的是,近期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一些措施,也让市场感到焦虑。其中欧盟委员会已于9月13日宣布启动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此外,欧盟对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新的电池法案以及供应链本土化等,都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进军欧洲和出海的一道道关卡。

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未来若想在全球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其必然以创新为刃。但类似于新能源汽车中的自动驾驶技术,本就技术跟人走。因此对于国内车企而言,创新的前期一定是要建立在内部有爆发力、凝聚力的团队,这才是考验车企创新的关键。

以深蓝为例,SL03上市初期,存在着如新营销模式尚未有效磨合,交付流程不畅,效率无法提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深蓝内部青年突击队迅速集结,主动到一线,三个月7x24小时驻守临时交付中心,全力解决终端需求,反复推演保供路径,优化制造效率,全力助推SL03爬产上量。